六家上市險企半年保費同比增兩成:比喻手法

時間:2023-12-12 11:47:05 作者:比喻手法 熱度:比喻手法
比喻手法描述::2017年中期保費數據均已披露。可以看到,在保險行業規模保費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以“老六家”上市公司為代表的大型險企的優勢卻愈發凸顯,保費增長勢頭不減,強者恒強格局逐步明朗。  數據顯示,6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接近1.3億萬元,其中壽險保費收入約9066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平安、太保等增幅更是高達三成以上。  平安保費增速居首  今年上半年,六大上市壽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收入9066億元,同比增長約21%。按照保費規模排序,中國人壽實現保費收入約3462億元,仍居首位;此后分別為約2265億元、太保壽險約1106億元、約832億元、太平人壽約789億元、新華保險約612億元。  就保費增速來看,其中表現最為出色的無疑是中國平安,同比增長約39%,位列6家上市險企之首。太保壽險以約34%的保費增長緊隨其后,太平人壽保費同比增長約30%。由于積極轉型,砍掉躉交和短期業務,新華保險上半年的保費同比下滑了約14%。  盡管從規模來看,中國平安相比中國人壽略遜一籌,但值得關注的是,其上半年原保險保費收入僅低于后者同期約50億元。最早建立大個險格局,新單和存量保單質量均大幅領先行業被認為是中國平安迎頭趕上的主要原因。  統計顯示,2012年至2016年間,中國平安新業務價值年均復合增速達33%。“新業務價值高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在于公司個險業務增長強勁。”安信證券分析師指出,平安壽險2011年至2016年壽險代理人由41萬人增長至111萬人,同時代理人產能持續提高,代理人留存率市場領先,營銷精英匯聚,使得近年來個險新單保持20%以上的增長,高于同業水平,預計2017年全年公司個險新單增速將達到55%以上。  對于保費規模、增速暫時屈居末位的新華保險而言,轉型則還在持續。分析認為,其同比負增長的原因主要是保費結構轉型,銀行渠道躉交保費大幅下降導致。不過,從單月保費來看,由于保費負增長趨勢減緩,同時受益于行業從嚴監管風格,新華保險今年前五月保費市場份額反而有小幅提升,從2.3%到3.1%。  與此同時,基于轉型之決心及執行力之下未來價值、利潤的高成長預期,盡管保費收入仍出現下降,但市場人士多對新華保險寄予厚望。中泰證券分析師戴志鋒在研報中指出,“在壽險公司價值評估時通常更看重內含價值評估,預計隨著新華轉型逐漸深入與步入收獲,業務結構和品質顯著改善之下,估值與內含價值將持續提升。”  8家壽險公司上半年虧損  根據中保協披露的數據顯示,在已公布上半年償付能力報告的14家險企中,有8家壽險公司上半年凈利虧損,合計虧損6.25億元。  “面對現有的監管環境,大型保險公司壓力相對較小,因為其已擁有成熟的個險隊伍,價值型業務占比較高;中小保險公司尤其是中短存續期產品占比較高的公司壓力相對較大,這些公司主要依賴銀保渠道,個險隊伍剛剛起步,現金流壓力不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表示,在這種形勢下,大型保險公司優勢更為顯著,這在市場份額上將會出現明顯表現。  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個險渠道正在成為稀缺的渠道資源。”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劉欣琦說,個險渠道具備銀保渠道不可比擬的優勢,當前僅大型保險公司擁有強大的個險渠道。  “一方面,個險渠道的銷售模式是代理人主動接觸有潛在保險需求的客戶,并通過多次交流促成銷售,因此有能力銷售長期保障型和長期儲蓄型產品;個險渠道新業務價值率遠高于銀保渠道。”劉欣琦指出,個險渠道壁壘高,搭建個險渠道投入大且投入期長,中小保險公司難以建立強大的個險渠道,擁有強大個險渠道的上市公司將會強者恒強。  相對于這些傳統老牌壽險公司亮眼的數據,中小險企上半年保費增幅卻較為疲弱。根據保監會最新的公開數據顯示,前5月原保險保費、規模保費皆出現10%的負增長。中小險企深陷泥潭,4月份出現37家負增長、5月份28家負增長。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六家上市險企半年保費同比增兩成-比喻手法】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