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人壽依賴銀保渠道弊端隱現:哥德式

時間:2024-01-28 01:30:08 作者:哥德式 熱度:哥德式
哥德式描述::今年二季度中郵人壽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分別下降32.85個百分點和36.35個百分點;此外,近年來其退保金支出也呈上漲態勢。   擁有大量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網點渠道優勢的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郵人壽),可謂“背靠大樹”,但即使如此,其償付能力風險依舊未得到緩解,持續馳騁在增資大道上難以停歇。   繼今年1月末宣布將獲得股東50億元大手筆增資后,7月初,中郵人壽再次在中國保險業協會官網披露公告,擬增資65億元。增資后,其注冊資本將達215億元。目前,其增資事宜還需中國銀保監會批準。   外部“輸血”能否真正提升內部“造血”功能?多位業內人士對此判斷謹慎。中郵人壽2018年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環比分別下降32.85個百分點和36.35個百分點,情況并不樂觀。   一直在“增資”的路上   中郵人壽是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與20個省(區、市)郵政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國有全國性壽險公司。從醞釀組建到完成籌建,歷時兩年多,2009年9月9日正式開業。   受益于郵政集團豐富的客戶資源,中郵人壽開業之后業績表現比較樂觀,三年之內便突破百億元保費大關,躋身國內壽險公司前十。歷年年報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2年,中郵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20.3億元、80.23億元、145.46億元,直線上漲。   然而,隨著業務的快速發展,2012年后,該公司資本金壓力開始凸顯,償付能力充足率頻頻告急。此情況下,為了補充資本金,中郵人壽于2012年完成了首次增資,將注冊資本金增至20億元。   自此,中郵人壽便開啟了“一年一增”模式,2013年至2017年各完成一次增資,截至2017年末,其資金本已達百億元。然而,從2017年年報數據可見,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同比依然出現下滑,分別從2016年末的191%和230%,降至143%和167%,分別下降48個百分點和63個百分點。   上述四家股東分別為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中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集郵總公司和郵政科學研究規劃院,截至2018年二季度,其持股比例分別為50.92%、20%、16.25%、12.83%。   據悉,此次增資若落定,中郵人壽將成為注冊資本金最多的銀行系壽險公司,資本金將增至150億元。   按以往“一年一增”規律,保險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郵人壽終于可“消停”一段時間。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7月初,中郵人壽再次公告,擬增資65億元。增資后,注冊資本將達215億元。   據悉,此次增資若得到批復,中郵人壽將在人身險公司中排名第五位。截至目前,平安人壽、安邦人壽、中國人壽、人保壽險分列前四位,注冊資本金分別為338億元、307.9億元、282.65億元、257.61億元。   退保壓力顯露   盡管頻繁增資,中郵人壽的資本金壓力似乎一直未得到有效緩解。   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17年一季度以來,該公司的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雖達到監管要求,高于《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中規定的100%和50%的達標線,但和全行業平均248%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相比,差距仍然較大。   數據顯示,2017年一季度至2018年二季度,其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24.32%、139.58%、141.06%、141.97%、185.36%、152.5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分別為152.20%、163.92%、165.95%、205.78%、169.43%。   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中郵人壽頻頻增資卻始終沒有有效提升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原因或許有二:一是其業務增長過快,但“造血”能力較弱,主要依賴銀保渠道;二是隨著規模持續擴大,該公司退保金也在連年攀升。   從營收方面看,2013年至2017年年報顯示,該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0.66億元、260.04億元、283.56億元、334.78億元、451.63億元。其中,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230.37億元、219.53億元、247.42億元、296.49億元、410.79億元,除了2014年同比有所下降外,其余年份均呈增長態勢。   但是,營業收入的漲勢沒有超過營業支出。該公司2013年至2017年營業支出分別為242.36億元、259.81億元、280.02億元、332.27億元、447.67億元。其中,退保金的“貢獻”不可小覷。上述五年分別為106.92億元、121.74億元、188.37億元、195.85億元、170.62億元,漲勢較為明顯。   銷售渠道過于集中   作為一家“銀行系”險企,中郵人壽由于過度依賴銀保銷售渠道而導致各種弊端隱現。   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中郵人壽保費收入居前五位的保險產品,銷售渠道都是“銀行代理”,分別是中郵年年好新A款兩全保險、中郵富富余財富嘉1號年金保險(分紅型)、中郵富富余3號兩全保險(分紅型)、中郵富富余財富嘉2號年金保險(分紅型)、中郵年年好財壽嘉養老年金保險,保費收入分別為112.5億元、103.7億元、75.5億元、59.02億元、26.81億元。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銀保渠道的理財型保險產品雖可讓規模快速做大,但其含金量較低,無法帶來承保利潤。另外,因該公司長期銷售短期躉繳分紅產品,由此正面臨集中滿期給付高峰。   此外,2018年二季度關聯交易信息披露表顯示,2018年4月到6月間,中郵人壽和中國郵政集團的關聯交易已發生6筆,交易主要聚焦于投保公司團體保險產品保費、手續費等,交易金額總計7240萬元;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的關聯交易有7筆,交易金額總計149.86億元。其中,有兩筆“重大管理交易”,交易類別分別是保費收入和業務手續費,其交易金額分別為149.97億元和4.78億元。   一位保險業資深人士就此表示,從上述數據和情況可見,該公司多次增資依舊沒有改變自身償付能力不充足的根本原因,或許就在于自我補給能力欠缺。在他看來,補充資本金可以推動業務發展、提升業務規模,但如果一家企業本身缺乏“造血”能力,單靠外部“輸血”來謀求規模的快速發展,不是長久之計。   2018年1月末,中郵人壽公告稱,2018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已審議增資擴股方案。據方案,此次增資為非公開定向增資,由四家現有股東出資,增資金額分別為25.46億元、10億元、8.125億元、6.415億元,共計50億元,增資數量50億股,全部以現金方式進行認購。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中郵人壽依賴銀保渠道弊端隱現-哥德式】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