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大類資產配置力爭走穩平衡木:隱喻

時間:2024-07-04 13:24:27 作者:隱喻 熱度:隱喻
隱喻描述::權益市場主動出擊 固收市場靜觀其變  □本報記者 李超  保險資金近期的舉牌動作,使市場開始關心這些“資本大鱷”是否會重演往年四季度在A股大手筆“掃貨”的戲碼。近日,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保險資管人士認為,四季度權益類市場的機會值得把握。相比之下,保險資金在固定收益類市場方面預計依然主要采取防御性策略,而在另類投資方面則會主動尋找更多機會。  具體而言,對于權益類資產配置,保險資金將以“三板斧”開路,主要瞄準傳統意義上的防御性板塊、符合國家政策的成長性個股以及與保險產業鏈上下游形成聯動效應的個股。在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上,保險資金將以防范風險為主,嚴把評級關口,避免“踩雷”。另類投資中的夾層基金、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海外不動產等有望受到青睞,成為保險資金嘗試開疆拓土的重點方向。在強調風險控制的大環境下,未來保險業市場前景可期。   A股市場“三主線”布局  進入四季度,A股市場延續震蕩格局。險資如何判斷權益類市場走勢,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近期,陽光保險和國華人壽用行動發出了信號。9月18日,伊利股份(600887,股吧)發布公告稱陽光保險合計持有其總股本達5%。隨后,伊利股份于9月19日起緊急停牌至今。天宸股份(600620,股吧)10月10日晚公告,國華人壽增持其總股本由15%升至20%,且未來12個月內國華人壽擬通過二級市場擇機增持公司股份。隨后,國華人壽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明確說明是否有意通過股份增持獲得天宸股份的實際控制權,是否有意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  鑒于外界此前對險資形成的“野蠻人”印象仍未完全消解,保險資金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行為尤為引人注目。四季度保險資金是否會像往年一樣在A股市場上“置辦年貨”?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采訪多位保險資管人士了解到,這種可能性依然存在。考慮到今年資本市場的表現,險資在預期收益率達成上普遍存在壓力,需要通過適當的渠道獲取超額收益,以追趕和彌補此前“消失的時間成本”,而且年末也是傳統意義上保險在二級市場上的“掃貨季”。以目前保險資金的持倉情況來看,A股市場潛伏著為數可觀的個股可能成為保險資金舉牌的對象。  北京某中型保險資管機構負責人郝磊(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即使年初盡可能向股東說明了今年投資可能面臨的壓力,并將投資收益率的考核標準下調,但從目前情況來看,仍有很大概率無法實現今年的業績預期。如果第四季度能夠主動出擊,或許還可將此前已經“掉隊”的盈利盡量補齊,而在各大類可配置資產中,權益類“反轉”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實際上,由于資本市場環境和保險業發展等多重因素,今年以來保險資金在舉牌A股上市公司方面已經有所收斂。年初,勝利精密(002426,股吧)公告獲百年人壽舉牌后,直到陽光保險此次出手前,與險資相關的事件只有“寶萬之爭”。這種情況與去年險資爭相吸籌的境況大相徑庭。陽光保險和國華人壽趕在三季末的尾巴將已持有的股份“更上一層樓”,業內人士認為并不難理解。  “目前有很多個股,保險資金實際上已經持有了它們的股份,但還沒有達到5%,所以沒有披露出來。險資一般會很謹慎地選擇介入時機,對于確實看好的股票,可能再多買一點就需要披露信息了,這時會權衡是否控制倉位。從已有的情況來看,大多數險資更多的還是出于財務投資的考慮,而不是一味地突擊增持一家公司以獲取話語權。否則以險資的體量,一些小盤股可能招架不住,而險資也面臨持股集中度過高的風險。”某大型保險資管機構投資經理任鳴(化名)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在選股方面,險資普遍祭出“三板斧”策略。一是主要投資于房地產、金融、制造業等板塊的大盤藍籌股;二是把握“三去一降一補”、“一帶一路”、國企改革、PPP等政策熱點,選擇適當的明顯具有成長性領域的投資機會;三是考慮與保險主業能產生協同效應、產業鏈上下游的優質個股,包括醫療、養老、健康等產業的個股。  “至于保險資金的真正目的是不是財務投資,需要通過時間來檢驗。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逢低吸籌至少可以以逸待勞,為將來的獲利打下基礎。”任鳴表示,保險公司舉牌的目的不一定相同,外界的誤解主要是基于以往個別保險公司的表現,但實際上一種資金,特別是作為長線機構投資者的保險資金,其舉牌行為背后的目的不可能都一樣。險資如果想為“野蠻人”的標簽正名,仍需要通過實際行動來體現。    固收類資產“靜觀其變”  對于險資而言,四季度是沖擊整體投資收益率的重要時間窗口,而這一任務并非全部寄望于股票。面對權益類、固定收益類、另類三方面大類資產,保險資金在把握資產輪動機會的同時,正研判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謀求利益最大化。  調研成為保險機構判斷介入二級市場時機的前提。任鳴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一方面,股票池中的一些個券表現隨著震蕩市而顯現不穩定的一面,需要盡可能參加上市公司投資者交流活動,再通過建模分析來判斷某些標的是否值得入手;另一方面,償二代對于險資舉牌的要求也被合規部分多次提及,險資風格更趨于謹慎。  郝磊表示,相比大型機構,中小型保險機構在二級市場上的決策方面更加靈活,“船小好掉頭”,且由于資金體量有限,選擇股票的覆蓋面也較小。二季度以來,其所在的機構除了直接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外,還參與認購了一部分偏股型的資管產品,特別是對保險資管機構設立的資管產品鐘愛有加,因為通過后者能夠最大限度保證到手收益。  相比之下,無論盤子是大是小,固定收益類風險對多數保險機構都構成不同程度的困擾。某保險機構固定收益部門負責人表示,雖然內部信評嚴格把關,但操作心態上仍然有所忌憚,最好的預期就是所購債券不“踩雷”。隨著保險資金投資組合信用風險敞口加大,保險資金必須平衡高收益和風險容忍度,控制好配置比例。“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債券相對股票、另類來說,更多只是起到穩定基本收益的作用。”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多家保險機構目前對占總配置比例較大的固定收益類資產持“靜觀其變”的態度,既維持較高的比例不做過大調整,也不盲目樂觀跟進。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信用利差已經在擴大,但多數信用債信用利差仍位于歷史中位數以下,與其承擔的信用風險不匹配,預計信用利差仍然有較大上行空間。而另類投資則被寄予厚望。在股市、債市依然表現不確定性的同時,契合保險資金性質的夾層基金、基礎設施債權計劃、海外不動產有望在幾個大類配置中更“得寵”。  在判斷大類資產配置將隨著環境變化適當輪動的前提下,險資管理的態度也更加積極主動。長江證券(000783,股吧)分析師蒲東君表示,險資正不斷優化和調整新策略。一方面,增加非標類資產配置依然是重要投資策略,非標類資產收益率是凈投資收益率穩定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債券類資產方面策略有所變化,相較于前期增加企業債等高收益債券類資產,險資在債券類資產方面開始防范信用風險,信用債有所收縮,同時擴大了利率債的配置,在債券配置的方式上從前期的單純持有逐步調整為交易性及可供出售的方式。    風控勒緊資產配置韁繩  監管層人士曾在多個場合強調行業牢牢守住風險底線。具體到保險資金運用方面,資產負債錯配、市場波動、流動性等方面的風險成為挑戰保險機構運營資金能力的因素。  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在近期召開的第十七屆中國精算年會上表示,目前保險業面臨的風險中,最讓人擔心的是保險公司激進經營的問題,包括激進的產品策略、激進的銷售方式以及激進的投資方法,從而導致流動性不足、償付能力不足的風險。保險行業必須穩健審慎經營才能發揮保險功能作用,實現企業價值,維護金融穩定。  在監管層人士看來,保險業在風險控制方面仍待改善。以資產負債匹配為例,業內真正做到資產負債匹配的機構有限,大部分公司的經營仍以負債為主導,資產端和負債端存在“兩張皮”的現象。  償二代在運行了近一年之后,已經成為保險公司約束各方面業務行為的標尺,個別公司也受到了相應的監管。任鳴表示,目前保險資金運用在合規性上對于償二代相關要求的考量已經成為常態,投資行為必須在滿足監管要求的基礎上盡量優化,使得相應的量化指標實現最佳的效益。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保險業發展報告2016》認為,償二代監管體系全面實施,保險投資需要盡快適應新的監管框架,進一步提升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在充分利用監管紅利的同時平衡好收益與風險之間的關系,從2015年的全力追求投資收益率提高的階段轉向更加強調風險調整后的收益最大化,實現資本回報率水平的穩步提升。  華融證券分析師趙莎莎認為,監管部門在投資渠道選擇上給予專業投管人更多自主選擇權,而且會不斷加強投中、投后過程中的信息披露要求和非現場監管措施,嚴防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龍頭保險公司雖然面臨市場份額被壓縮的競爭環境,但是其資本優勢、產品價值優勢、定價能力優勢、銷售渠道優勢、專業人才優勢以及技術創新優勢都將不斷顯現。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險資大類資產配置力爭走穩平衡木-隱喻】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