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厲調控為何開發商最快樂:故事情節

時間:2023-12-12 01:47:34 作者:故事情節 熱度: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描述::分析史上最嚴厲的調控,很多措施如限購、限貸、限外等實際都是控制需求的,增加供給只用在保障范圍內,對購買商品房的人來說,增加保障房并無實際意義。而且,增加保障房的土地供應同時意味著減少商品房的土地供應,使得商品房越加稀缺,地價越加高企。   樓市調控可說是僅僅開了個好頭。但是,境外熱錢橫流、投資渠道缺乏;保障房建設也僅是在近一兩年才有成規模的明顯提速,且“開工率”飆升以后,有多少能按時、保質地轉化為真正的實際供應尚需關注;地方的“調結構、轉方式”艱難推進,房地產在地方財稅收入方面的“替代產業”遠未培育。因此,樓市“拐點”不妨慢慢看。   房價并未因史上最嚴厲調控而應聲下降已是事實,預計下一步房價還將上升,原因無它,一是通脹趨勢越來越明顯,二是此次調控主要實行的是需求端管理。   依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0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4%,11月預計將破5%,遠高于3%的既定目標,通脹已經不再是預期,而是一種現實。為此,國家再次啟動對于物價的管制措施,同時,央行連續加息,貨幣政策開始回歸“常態”。從這些措施可以看出,CPI上漲并不是因為短缺引起的,而是錢多惹的禍。盡管央行收緊銀根,但在輸入型通脹的作用下,要剎住上漲勢頭并非易事,為此已不得不祭出行政手段實施管制,管制只能作為臨時性措施,管得了一時,管不了長久。很多商品、很多行業實際已經積聚起強烈的漲價沖動,漲價的連鎖效應已經顯現。在各種漲價因素的助推下,房價要降也難。而且,在通脹加劇、股市下挫、其他投資渠道依然狹窄的情況下,買不動產以及貴金屬成為躲避通脹的天然良港。國家雖然采取了不少措施控制開發商融資,但開發商的融資渠道并未堵死,開發商也還沒到缺錢的地步,因此,迄今為止并無哪個開發商主動降價。這兩個月樓市成交量的上升說明量增價挺的態勢基本沒有改變。   換言之,需求依然存在,只是被政策強行壓制下去了,在需求被壓制的同時,供應卻在減少,結果房價地價在另一個水平上得到支撐,只要房價小幅下調,剛性需求就會借機釋放,如果政策改變,勢必導致房價報復性上漲。11月下半月,上海多個地區再現開盤熱銷場面,成交量逼近百萬平方米,成交均價徹底翻盤,達到歷史高位,原因就在于部分開發商調低了5%左右的預售價格。同時,地方政府的調控姿態也在或多或少助推房價。11月初,北京曾一度暫停單價每平方米3萬元以上的新樓盤預售審批,但此舉就像為了減排拉閘限電一樣,只是官樣文章,自11月下旬到12月將會有15個左右預售均價在3萬元以上的樓盤入市。河北最近大肆宣傳環首都經濟圈概念,結果首先拉起的就是房價地價。正因為供求關系失衡、剛性需求依然存在,正因為地方政府調控態度曖昧,所以,瞄準二三線城市、主供中小戶型的萬科成了國內首家銷售過千億的霸主,八成以上房企改寫上半年低迷的銷售態勢,一舉完成全年銷售任務,而地方政府依靠賣地也賺得盆滿缽滿,截至11月22日,十大城市累計賣地6694.54億元,除杭州和重慶同比小幅下降外,其余八大城市同比均大幅增加,上海、北京依然是土地財政的老大和老二。   看來,樓市已再次陷入越調控越火熱的境地。如不改變通脹態勢,改變供求關系,就是出臺第三次、第四次調控依然難以走出這一困境。   限購為標志性措施的新一輪調控直接扼住了投資投機性需求進入樓市的通道,市場活躍程度的下降和價格的受控在意料之中,對調控的成效應予以積極肯定。   慧擇提示:房地產市場可以說是像沙子一樣,沒有人能夠掌控的了,所以風險也就變大了,提前做好準備很重要,慧擇向您推薦以下產品,供您參考。 產品名稱: 推薦指數: 1、適合自有房居住的業主 2、本產品為定額式產品,附加1萬元的盜搶損失險,比較實惠; 3、該產品承保財產為城市住宅,農村集體產權、小產權房屋不在承保范圍內,工廠、商鋪也不在承保范圍內。           48 元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最嚴厲調控為何開發商最快樂-故事情節】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