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險資不動產投資達1123億國內18例國外6例:推理故事

時間:2023-12-10 14:47:17 作者:推理故事 熱度:推理故事
推理故事描述::來源:藍鯨  近日,外媒報道,據兩位參與磋商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安邦保險集團正洽談從美國黑石集團手中購買高達23億美元日本住宅物業資產,這將是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日本最大的一筆房地產交易。  此前,11月初,保監會中國保監會向各保險集團、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下發內部文件,要求各類保險機構應當就不動產及基礎資產為不動產的金融產品投資情況開展自查,旨在規范保險資金不動產投資行為,防范投資運作風險。  藍鯨保險對年內保險機構不動產投資進行梳理發現,截至11月初,2016年年內已有超10家保險公司參與不動產投資,總金額已超千億,約1123億元人民幣。其中,投資國內不動產近306億元,投資國外不動產約817億人民幣。同時,不同保險公司投資不動產的方向有所區別,商業用地、醫療養老占前兩位。  國內18例,國外6例,年內險資不動產投資達1123億  藍鯨保險根據保險公司信息披露、媒體報道進行梳理,不完全統計,2016年以來,已有超10家保險公司參與不動產投資。其中,泰康人壽、華夏保險、前海人壽、中國平安、太平洋財險、國華人壽、中英人壽及合眾人壽8家保險公司涉足國內不動產投資,投資金額達306.36億,其中,華夏人壽與地產的兩項合作未公布金額。  國外不動產投資方面,則有安邦保險、中國人壽、合眾人壽3家保險公司參與,投資金額達月817.48億人民幣,其中,值得提出的是,在購買喜達屋旗下酒店股權時,是以中國人壽保險集團牽頭的聯合體為對接方,其中,中國人壽為最大投資人。除此之外,11月以來,信泰資本與合眾人壽購買的美國養老地產,合眾人壽出資情況并未單獨列出。  除此之外,從公司分布來看,國內不動產投資的18個案例中,前海人壽涉及7例,從1月斥資10億買下福田CBD皇庭中心約2萬平米的寫字樓、5月18日7.5億競得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HK172-13號地塊、6月12日65.77億買下深圳金利通金融中心項目、6月14日30.47億買下杭州新天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不動產項目、6月22日1.4億購得南寧龍崗步云路北側的122畝地塊、7月13日1.72億購得南寧市海暉路西側的GC2016—053地塊、9月1日16.68億買下上海青浦徐涇鎮四幅相連的商辦土地,到10月10日經過與碧桂園、融信等14家房企激烈爭奪后,溢價達264%,12.47億奪得上海青浦商辦地。2016年來,前海人壽在不動產投資方面動作頻頻,投資金額高達144.29億。  以投資總金額計算,前海人壽之后,排在第二位的則是上市公司中國平安。藍鯨保險梳理發現,盡管中國平安涉及案例僅有2例,但金額高達99.27億。分別為4月13日斥資23.27億,通過平安不動產購買位于白云山區的“地王”項目越秀星匯云城49%股權;10月12日溢價率達98.5%,以76億價格購得津西青(掛)2016-02號地塊。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保險公司在國內多例投資不動產項目中,不乏同房企競拍情況,如前海人壽碧桂園、融信等14家房企激烈爭奪后12.47億奪上海青浦商辦地,平安保險同金隅、華潤、萬科、龍湖、華遠、金地等房企競拍,經過80輪競價,76億元競得津西青(掛)2016-02號地塊。  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外不動產投資6例案例中,安邦保險涉及2例,數額較大,累計投資金額高達480億人民幣。一例是2月19日,安邦保險47.30億競得加拿大溫哥華市中心最重要的地標3A級辦公大樓的三分之二股權;另一例則是外媒報道的,安邦買下了Strategic 16個物業中的15個,這是中國買家在美國進行的第二大規模收購交易,耗資65億美元(約433億人民幣)。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投資國外不動產方面,中國人壽2016年動作增多,共涉及3例海外不動產投資,4月以3.46億英鎊(約32.18億人民幣)的價格,買下倫敦金融城一棟大型辦公樓Aldgate Tower;5月30日,以16.50億美元(約108億人民幣)的價格,購得曼哈頓美國大道1285標志性寫字樓項目;10月19日,以其為首的聯合體,斥資20億美元(134億人民幣)買下喜達屋資本集團旗下遍布美國的酒店股份。  資產荒下,“險資+不動產”愈演愈火成趨勢  在投資不動產用途方面,藍鯨保險梳理發現,在不完全統計的24起國內外保險資金不動產投資項目中,除未公布具體項目和金額的華夏人壽2例外,有15例項目屬于投資商用地塊,5例投資醫療養老地塊,1例自用,1例打造保險試驗區。但值得關注的是,熱衷投資商用地塊的保險公司,多例項目溢價超50%,最高溢價超200%。其中,前海人壽7.5億競得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HK172-13號地塊溢價78.57%,前海人壽12.47億奪得的上海青浦商辦地溢價264%,平安保險76億購買的津西青(掛)2016-02號地塊溢價98.5%。  “資本與不動產的深度結合已成保險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分析人士表示,跨界帶來的資源整合將豐富雙方業態和盈利模式。同時,其指出,考慮到房地產行業整體經營穩定性和較高的預期回報,在“資產荒”的情況下,注重長期性和安全性的保險資金必然表現出對不動產的鐘愛。  近日,保監會明確要求,保險機構投資不動產應當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資產負債匹配管理原則,避免參與短期炒作,不得投資開發或者銷售商業住宅,不得直接從事房地產開發建設(包括一級土地開發),不得向不動產投資項目提供無擔保債權融資,不得投資設立房地產開發公司,或者投資未上市房地產企業股權(項目公司除外)。保險機構以債權、股權、物權方式投資的不動產,其剩余土地使用年限不得低于15年。  “其實保險資金直接投資商業住宅的并不多”,一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保險公司投資不動產的途徑,除了投資自用地產、海外并購和布局養老社區外,舉牌上市房企、參與不動產債券投資計劃或信托產品成為主要渠道。  保監會嚴令機構自查 延續放管結合一貫思路  藍鯨保險梳理近年來保監會關于險資不動產投資政策,“放管結合”是監管層一貫思路。  今年3月8日,保監會發布修改《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公開征求意見,旨在為進一步完善保險資金運用管理制度,防范保險資金運用風險。其中,允許險資投資設立不動產、基礎設施、養老等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不動產投資范圍有所拓寬。  拓寬范圍后,險資動作頻率加快,隨后5月5日,為進一步規范保險公司大額未上市股權和大額不動產投資行為,切實防范投資風險,中國保監會印發《保險公司資金運用信息披露準則第4號:大額未上市股權和大額不動產投資》。該文件特別提到大額不動產投資,旨在規范大額未上市股權和大額不動產投資的信息披露事宜。  其實,放寬險資投資渠道,是保監會一貫以來的思路。早在2013年,保監會曾出臺《關于保險業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其中,專門指出要盤活存量金融資產,優化金融配置,并提出支持保險資金進行養老實體、醫療機構等相關領域的股權和不動產投資。  一年后,2014年8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鼓勵設立不動產、基礎設施、養老等專業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這對該意見,保監會2015年9月,發布關于設立保險私募基金有關事項的通知,允許保險資金設立私募基金,范圍包括成長基金、并購基金、新興戰略產業基金、夾層基金、不動產基金等。  投資渠道、范圍放寬的同時,保監會也一直運用“另一只手”放管結合。一直以來,保監會先后出臺文件,嚴格保險機構信息披露,不斷增強投資透明度。今年5月5日,《4號準則》的發布,接近監管人士曾表示,該準則即為防范個別保險公司投資沖動,而當時主要傾向還偏重于股權變動信息披露。近日,媒體曝出保監會嚴令機構自查不動產投資,或正是一貫監管思路的進一步落實。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年內險資不動產投資達1123億國內18例國外6例-推理故事】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