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江湖人來人往誰主沉浮:編輯

時間:2023-12-20 19:46:17 作者:編輯 熱度:編輯
編輯描述::來源:保險文化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治亂者必出重典,以人事法制為先。時勢造英雄,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當今的保險江湖,市場上看似風平浪靜,主體內卻是風起云涌,波譎云詭。人事代謝之下,有形勢所迫,有權利所爭。集團航母或是公司小舟,又有誰能掌舵,誰主沉浮?  隨著內外部經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中國保險江湖正發生著一系列從頂層設計到公司治理的深刻變化。  大亂之勢,金融航母何所向?  當今之世,大國之爭。中美貿易戰持續,為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不穩定因素。時美國指責中國經濟以國有為主力,在國際競爭之中占盡優勢。  又隨著政府機構改革持續推進,金融監管政策轉向,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之下,信貸政策持續收緊,“國進民退”之論再起。  信貸數據表明,從增量信貸來看,2016年國有企業新增貸款6.9萬億,占據78%的新增企業貸款,而民企新增貸款僅為1.5萬億,只占新增貸款的17%。而在2013年之前,這個數據還高達60%。  在此背景之下,又有好事者在改革四十年之際提出,“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此言論結合持續收緊的信貸政策,一度引發民營經濟恐慌。當然,相關評論對此予以駁斥。同時,官方也連連發聲稱民營經濟不會離場。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委員會辦公室原副主任楊偉民提出,要完善民營企業的產權保護制度,國有企業的財產權不可侵犯,民營企業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廢除對民營企業歧視性的法律政策和監管。  即使如此,中國經濟的發展形勢并不樂觀。當前中國經濟已出現投資下行與消費降級現象,股市持續低迷,很多專家學者甚至借古喻今,預言金融危機將至。  同時,在中美貿易戰背景下,有專家提出,中國經濟可能面臨兩大風險:一是低估了貿易摩擦的沖擊,導致政策反應遲滯,經濟出現斷崖式下滑;二是高估了外部沖擊,導致政策反應過度,甚至有可能重蹈日本覆轍。  實際上,應對中美貿易戰,中國也從不同層面進行了相關反制。直接的有關稅,間接的有貨幣政策,更深層的還有整個經濟體制的持續改革。  在金融領域,銀保監會的成立,金融維穩政策的持續出臺,無不深刻地影響著整個金融市場的發展。支持實體經濟以及去杠桿等已經成為基本方向。  可以說,整個經濟形勢的變化,不僅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國各產業發展和人民的生活,也在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保險產業格局與發展方向。  人事之爭,保險產業何所立?  銀保監會成立當為今年金融行業最大變革。立足保險行業而言,頗有痛失母艦的傷感。從混合到分業,再到“一委一行兩會”,保險被銀行接管成為了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改革發展的一大時代注腳。  監管機構的變革帶來了政策的變化,也帶來了保險公司從市場形勢到人事管理的深刻影響。時代的漩渦之中,中流砥柱方能盡顯風流。當大型險企率先轉型,并逐漸收獲成效之時,浪潮之中的中小險企則有如隨波浮萍。  大型險企的穩定與中小險企抗沖擊能力的不同,在政策變化面前顯露無遺。無論是早期的“保險姓保”,抑或是近期的“商車費改”,無不助推著行業的馬太效應。  縱觀險企的出身,那些體量巨大的險企,那些中流砥柱,更多的依然是國有企業。所以,盡管上層建筑知道“國進民退”的影響,頻頻發聲支持民營經濟,但在更多的制度層面,甚至在市場的競爭搏殺中,卻在加劇這種趨勢。  “國進民退”之際,保險公司的股權結構悄然變化,一些民營資本也被迫離場。此時,保險公司呈現出來的人事變化,一方面是世事變遷之下的人事代謝,另一方面則是應對市場競爭的焦慮之舉,當然還有股權變化的領袖之證。  有文章指出,銀行統治下的保險業,有36家保險公司48個“一把手”出身銀行。這一邊是國有大型險企“一把手”多出身銀行系統,另一邊是銀行系險企“一把手”多出身國有銀行。  有意思的是,在“回歸保障”導向最明顯的年代里,中國保險行業的頂層設計與高管層卻出現了“銀行化”。保險產業地位已然被邊緣化。  立身保險而言,“回歸保障”喊了快兩年,保險業務結構確實也在不斷優化改善,而“回歸保障”能否成為真正的號角,是否成為共識并落地,卻著實難以盡述。  比如近期行業數據顯示,萬能險呈現抬頭趨勢。今年1至7月,91家壽險公司中開展萬能險業務的70家險企,萬能險保費收入合計近5000億元。  前5家險企萬能險合計市場份額達64.8%,打下了萬能險半壁還多的江山。從同比增速來看,共有8家險企超過100%,最高的超過萬倍。  再看巨災保險、農險、養老險,尤其是責任險,則沒有呈現出應有的水平。在責任險方面,除了交強險外,還有很多責任險都沒有得到更好的落地推廣。比如環責險,發展形勢依然不明朗。而眼下,醫療責任險很可能成為下一個強制責任險種。  這不僅有公司發展方向的同質化,還有相關政策的不完善。產業之間的行政管理依舊存在很多不統一不協同的情況。相較發達市場,中國責任險長期被邊緣化。據人民日報文章,在發達國家,強制責任保險被普及于很多行業,多達上百類幾千種,占財產險業務的比重一般為20%,有的更高達40%。而目前我國的責任險只有十幾個品種,占財產險業務的比重不超過5%。  同樣存在保障嚴重不足的還有養老保險。在“二孩政策”逐漸放開之際,養老這個社會矛盾也成為了當下的時代熱點。于是,“以房養老”“稅延養老”成為政策賦予行業的使命。整個中國,其實還有太多的保障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然而,整個保險產業對此又有何作為呢?  以中國產業發展量質結構來衡量,確定中國是大國而非強國。那么以保障屬性與金融屬性結構來衡量,則可確定中國保險產業是大產業而非強產業,一些大型險企也僅是大企而非強企。  保險行業立足之根本,其實是認清公司發展方向,實現KPI的導向性。在盈利導向之外,加強社會責任導向,加強合規管理,加強客戶服務,最根本的則是兼顧金融屬性的同時,加強保障屬性的產品開發與供應。  這就要求險企要形成持續有效的治理機制,實現有序的人事變更。否則,股權變化帶來人事地震,人事地震帶來企業發展的地震。空降兵立足未穩,便又得人走茶涼,如此反復,企業發展也必然一再反復。行業的馬太效應只會加劇,不會改善。  治理之爭,保險公司何所為?  公司治理是企業立身之本。“三會一層”,章程制度,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方向。馬太效應之下,“國進民退”之中,險企股權變化帶來了更多的人事變化。  國有險企的人事變化,更多的是因為年事已高而進行的人事安排;而在民營險企,一部分是應對市場競爭的焦慮之舉,另一部分則是股權變化之上的領袖之證。  如今,面對前所未有的市場壓力,中小險企換帥頻仍,部分險企曾經兩年兩換。今年以來到9月中旬,就有56家險企換帥。有文章總結原因中,除了正常的人事更替之外,更多的是競爭壓力之下對職業經理人的不滿。  面對股東,職業經理人能做的,無疑是讓數據好看點,再好看點。因此,期交與躉交之爭的背后,并非保障與金融屬性之爭,而是KPI之爭。個險與銀保之爭,也同樣并非保障與金融屬性之爭,甚至并非渠道之爭,而依然是KPI之爭。  無論是職場KPI還是生活奔小康,全中國都處于焦慮之中。馬拉松的比賽在全國各地進行,不禁想起中國教育產業的俗話,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面對貧富差距持續擴大,面對行業馬太效應,誰都不想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又有多少人想過,或許你就不應該參與這樣的競賽。“國進民退”反映的,其實正是在起跑線上已經注定的贏家,以及未來的贏家通吃。某些險企的股東或許本就不該出現在那個位置。  保險行業里的那些已經發展起來的險企,已然進入了良性發展的軌道。而那些苦苦掙扎的,還妄想著彎道超車的險企,其實已經輸在起跑線上。因為這些險企往往已經選錯了跑道。  保險公司治理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是市場定位,避實就虛解決生存問題,并加強內部人事、價值生產等各項管理,其次才是直面市場競爭,融入市場大環境,開疆拓土。一個沒有穩定治理的公司,在朝令夕改的制度之下,在人心惶惶的職場環境中,要實現有序的生產活動,誠為難矣。  公司要發展,無非是管理的有效性,管理要發揮作用,無非是持續管理的一致性。按照一般管理學經驗,實現時間至少要3年。人事代謝,尤其是管理層的變更,往往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人之力可一飛沖天,一人之力亦可一敗涂地。  此時,一人之力要發揮正面效果,就要實現持續有效的公司治理,這在于治理結構與治理制度的設定。  保險公司的焦慮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馬太效應之下,中小險企圖存空間越來越小;另一個是科技推動之下,行業發展面臨著爆發的不確定性。一些險企甚至開業伊始便能盈利,叫人如何不羨慕。  如俗世所言,這個時代在拋棄各種各樣的人。全中國都在焦慮,無時間之沉淀,中國從此再無文化大師。中國保險業同樣如此,資本逐利的焦慮之下,是對產業失去信心,是對職業經理人心生不滿。沉淀,“定而后能”已然被焦慮所替代,長期不盈利在保險業已不可接受。  于是,保險行業迎來股權變化,引來重典治亂,引來人事代謝。作為職業經理人的高管,代表的無非是資本的意志。只是面對頻仍的人事變化,他能為誰謀劃?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并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趙子牛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保險江湖人來人往誰主沉浮-編輯】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