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稅延養老險的正確打開方式:陽光疾行的戰略蘊意:情感交流

時間:2023-12-05 19:48:03 作者:情感交流 熱度:情感交流
情感交流描述::來源:今日保  國家層面祭出的稅延養老紅利,牽動朝野,保險業如何接招?  這既蘊意著國家、百姓的期待,也醞釀著壽險行業轉型的希望。  這不再是簡單的規模、份額之爭,而是戰略層面的較量。任何企業都無法承受錯過、遺失、辦砸之后果。  這一歷史給予的重大機遇中,我們應該看到什么?尤其是商機之外。  樣本式研究中,《今日保險》長期關注的一家集團化公司,陽光保險第一時間準備完畢,并快速與中保信平臺對接并獲得驗收通過。  作為中國十大保險集團之一,陽光素以戰略見長,成立十四年幾乎抓住了每一個重大戰略步點,并借之快速崛起做大。  這一次, 它的切入邏輯和戰略蘊意同樣值得分析。對于尋找轉型出路的中小保險公司而言,也值得一讀。  01搶占先發優勢  什么是先發優勢?  多數人想到的是“快”是速度,是保費增長、總資產規模、機構數量等硬指標。  不盡然,“先發優勢”更應是根據宏觀大勢、政策動向、市場環境做出的戰略布局,是一種戰略預判。  進而在戰略預判的基礎上做出“快速反應”,以確保始終領先競爭對手一步的優勢。  繼2016年陽光最先申報稅優健康險經營資質、產品,將之快速推向消費者后,2018年市場再度領略了陽光那套基于市場的快速應變機制。  5月18日,銀保監發布《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稅延養老發令槍響。  事實上,8天前,中保信就發出《關于反饋保險公司業務系統與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信息平臺對接驗收結果的函》:  認定陽光人壽業務系統符合與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信息平臺對接要求。  這意味著,陽光人壽相關業務鏈上的各部門早已蓄勢待發,準備迎接這一增量市場的到來。  競爭頗為激烈的保險市場,一定時期內,市場的縫隙就那么多,誰的速度快誰就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陽光疾行稅延養老險第一步,以快打慢,搶占先發優勢。  02理解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這或許是個虛無縹緲的話題。  通俗理解,是大勢與大事的融合洞察,視為戰略遠見。  縱觀成功之公司,尤其是企業家對宏觀大政的認識、理解遠勝于常人。  高度的政策敏感性幾乎是陽光保險十幾年成長的一個標簽,并借此躍上了一個個新臺階。  2004年保監會“開閘”批設中資商業保險公司;  2007-2008年“國十條”的政策支持下,先后拿下控股、壽險、集團牌照,格局躍升;  2012年投資渠道放行,資管公司獲批成立,保險+投資一舉奠定陽光的江湖地位;  2014年的新科技時代,互聯網、終極客戶、大金融的三大戰略和2015年的“一身四翼”戰略,將陽光保險集團推向以客戶為中心,與、互聯網等新技術的融合的新時代。  稅延養老險的蒞臨,源自國務院層面十年的斡旋,意義與期盼不言而喻。  不同于發達國家三支柱均衡的發展,中國第一支柱負擔過重,在整個養老金體系中占比近80%;第二支柱替代率遠低于OECD國家53%的平均替代率,且在較長時期難有較大改善。第三支柱戰略意義凸顯。  據《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6)》統計,OECD國家第二、第三支柱養老金規模占GDP比重平均水平為77%,而我國第三支柱尚未真正建立,第二支柱養老金占GDP比重僅1.1%且覆蓋率低。  2014年開始,第一支柱養老金已收不抵支,這種情況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仍然會繼續惡化。  第一支柱社會養老保險空賬問題、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動力缺失問題,養老需求矛盾已經成為執政者必須考慮的社會問題。  早在十年前的2008年,國務院首次提出“研究養老保險投保人給予延遲納稅等稅收優惠”的政策建議。  同年保監會擬在天津濱海新區先行試點,但由于國稅局對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異議試點政策被叫停。  隨后的十年,國務院、多部委高達七八次提及稅延養老險,并積極支持政策的研究制定。  2009年國務院在關于上海“兩個中心建設”的文件、保險“國十條”、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綱要》、2017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均有明確提及稅延養老險。  縱覽過去十年之政策,稅延養老險2018年的落地,不僅是商業養老保險的問題,更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大養老問題。  聯想陽光總能踩準大的政策性機遇的歷史,這又是一次的值得關注的戰略預判。  03看到轉型契機  監管重塑、保險姓保、回歸本源的定調中,時值轉型關鍵期的中國保險行業探路未來。  粗放發展偏離本源多年,疊加低利率長期化的未來,利差損、流動性、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等風險乃當前壽險行業必須考慮的風險。  凸顯保險業的專業屬性和社會價值,幾乎是那條唯一的路。  深度參與國家治理體系的稅延養老,當是題中之義。  稅延養老險的批復,既看到了政策導向對保險的扶持,也看到了現代保險服務業的定位,是對現代商業養老保險所承擔角色的表述變化。  這寄予著國家層面對商業保險提升國民養老意識,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實惠的期盼。  對于保險公司而言,稅延養老險的推出,將倒逼險企在產品、運營、投資、制度、系統等方面進行一次深化性改革,從而提升保險公司各項核心能力。  一旦成行,當可扭轉保險多年來偏負面的社會形象,贏得新的政府功能定位、市場地位及民生影響力,進而極大促進保險業發展。  04看到大養老市場  當一個重要的市場變化來臨時,也意味著商機、轉機、先機。  個人稅延養老險試點,是一個可以撬動商業養老險的黃金支點,被寄予激發商業養老保險巨大需求的厚望。  這將是一個數千億、數萬億,甚至過十萬億的大市場。    同樣是人口大國、超級經濟體,同樣以稅收遞延為基礎的美國商業養老險總資產超過7萬億元,占 GDP 比重高達 42.5%、商業養老保險密度1258美元。  再看國內商業養老保險占 GDP 僅 2.6%、密度185 元,可知未來商業養老保險之成長空間。  簡單計算:  2016年中國GDP為74.4萬億元,未來數年以保守增速6%推算,到2030年我國GDP總量將超過168萬億元。  假定我國商業養老保險資產占GDP比重在2030年達到10%,則市場規模約為17萬億元。  另一個數據:  2016年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養老保險(退休后分期領取)的保費收入為1500億元,占人身險保費4.4%。  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的商業養老險保費占人身險保費比例均超過35%。  據此測算,至少有10倍空間,加上中國超過13億的人口基數,這一數字恐還要大幅上調。  還有一個重要背景:中國人口、贍養比急劇下降的問題。  統計局數據顯示2000 年我國 65 歲以上人口已達到 7%,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到 2050 年中國將有 4.9億的人口超過 60歲,占比超 36%,將成為世界上老齡化最嚴重、速度最快的國家。  隨著平均壽命的增加和出生率的下降,老齡化的加劇還伴隨著提供資源的勞動力的減少。2014年每名城鎮退休人口有2.8 名勞動人員來贍養,而該數字將在 2050 年下降到 0.8。  商業養老險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的是個人養老金替代率和養老質量。  05這是一場底蘊的比拼  蘊意著國家、行業、百姓希望的稅延養老政策,政治意義、社會意義、行業意義、企業自身意義俱全,準入門檻亦嚴格。  從資本實力、償付能力,到精算能力、投資能力,再到經營經驗、治理結構、管理能力、信息系統、合規經營……稅延養老政策的準入門檻,幾乎涵蓋險企運營的所有維度。  注冊資本金和凈資產均不低于15億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50%、具有成熟的養老保險業務經營管理經驗、具有3年以上精算工作從業經驗且取得精算師正會員資格證書的專業人員原則上不低于五人……  這不再是簡單的速度之爭,是投資能力、客戶運營能力、服務能力等底蘊的較量。  隨著陽光通過中保信的系統驗收,其在渠道、服務、業務、精算和IT等事關稅延養老險能否順利面世的系列關鍵環節的設計和儲備,亦逐漸浮出水面。  從客戶需求研究、數據積累和模型預測等方面提高精算技術能力,將、大數據、等新技術與將傳統的精算技術相結合,針對不同用戶行為匹配固定收益、保底收益、浮動收益等多元化稅延養老產品。  平臺搭建方面,除傳統銷售渠道,陽光還將新技術的應用與創新作為打造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優化客戶感受,開發了支持移動端、PC端的稅延養老投保系統,可做到快捷利益演示和投保,支持微信端。  服務方面,則有意為消費者提供包括養老、護理、醫療、康復在內的一攬子養老保障計劃。資源投入向健康養老產業鏈延展,這也契合陽光之前關于養老、醫療方面的產業布局。  最關鍵的還有,作為老百姓(603883,股吧)的養老錢,投資乃各大保險公司運營養老金的硬實力。稅延養老險政策也明確提出“收益穩健、長期鎖定、終身領取、精算平衡”的產品設計原則。  對此,陽光為稅延養老配備了專業的投資隊伍。  公開資料顯示,陽光保險連續12年投資收益名列行業前茅,2017年投資收益6.83% ,高于行業平均的5.77% 。旗下資產管理公司是中國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機構投資者之一,受托管理資產規模近五千億元。  技術、人才、服務的多重儲備中,陽光挺進稅延養老的增量市場萬事俱備。  5月31日,包括陽光保險在內的12家險企獲批銷售資格。  商業養老險變革性發展機遇或許真的要來了。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高深稅延養老險的正確打開方式:陽光疾行的戰略蘊意-情感交流】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