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歷史,洞見未來——中國保險四十年的思與想:描述

時間:2023-12-20 19:46:17 作者:描述 熱度:描述
描述描述::王和,1957年12月出生,**黨員,畢業于廈門大學,經濟學博士,高級經濟師。歷任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國際部總經理、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廈門分公司副總經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監事會主席。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保監會重大決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國家減災中心特聘專家,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精算師協會副會長,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研究員、博導。  對中國保險業而言,201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這種特殊可以用一組數字概括:40、30、20,即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40年,中國保險業改革開放發展了30年,保監監管機構成立了20年。站在今天,撫今追昔,透過這一組數字,不僅讓我們能夠很好地回顧、反思和總結過去,更能夠展望、構想和憧憬未來。  就中國保險業而言,盡管發展的時間不長,但卻扎根于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現代保險在這片土地上已經有超過200年的歷史,與新中國同生共長的“人民保險”也經歷了70年發展歷程。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站在這個歷史的時點上,中國保險業需要思考兩個問題:  三十年過去了,我們“立”了嗎?  未來的十年,我們能否完成“不惑”的使命?  首先,“立”,不僅是站住,不僅是生存,更重要的是孔子說的“立于禮”,因為,“不知禮,無以立”。 中國保險業已擁有全球第二大的市場,論規模,不可謂“不立”。但如果從保險在金融業總資產的占比情況看,我國的比例為5.5%,即使與OECD國家20%的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和發展空間。更重要的是從“禮”的視角看,我們“立”了嗎?“ 立于禮”的本質是立于人民和社會的利益,因為,大數法則決定了保險是典型的群眾事業。“立于禮”的本質是立于風險保障,克服不確定性,讓人們的生活更安寧美好。但“立于禮”,是需要自我約束的,更是要“克己復禮”的。有的時候,我們往往更多地強調企業自身的利益,而將社會和行業的“禮”置之不顧,這也許正是行業許多問題的“根”,我們終將明白:“己欲立而立人”的道理,對客戶如此,對同行亦如此。  其次,什么是“惑”?“惑”,就是“疑”。 什么是保險,為什么做保險,怎么做保險等一系列問題,我們真的清楚嗎? 如果還含糊,仍存疑,就不可能“不惑”。“惑”,就是“迷”,如果總是游離在規模和效益之間,總是糾結于承保與投資的關系,總是難免于“做大”的沖動,迷失的不僅僅是經營理念,更有自我,更有那份初心,那又怎么可能“不惑”。  第三,未來還要“知天命”,什么是“天命”,“天命”不是老天爺給的,更不是命中注定的。歐陽修說,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人事”,就是人認識、掌握和尊重自然規律和法則的能力與態度,最重要的是心存敬畏。 中國保險業的“天命”就是理解并堅守“人民”是保險的當然屬性, 通過專業能力,通過價值創造,提供安全感、獲得感、滿足感和幸福感,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站在“三十而立”的歷史節點上,中國保險業最需要的是“思”,不僅是因為蘇格拉底的那句話“未經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過”,更是因為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它不僅包括了思考證明存在,更包括了思考為了存在,為了未來更好地存在。  有人說,歷史總是重復;也有人說,歷史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說法無非是要講一個道理,事物的發展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因為,觀察歷史是能夠揭示未來的。為此,我們不妨透過一組畫面,回望歷史,思考未來。  1979復業  中國人民保險公司最早的辦公樓,位于天安門廣場附近的西交民巷,那里既是新中國保險的誕生地,也是保險復業的出發地。  1979年,全面恢復保險業務之初,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初期,當時在《保險研究》上,人們討論的是一家辦保險,還是多家辦保險。在時代大潮的洶涌下,兵團、交行、平安等保險公司相繼出現,隨后是我國保險業的全面對外開放,用現實結束了討論。 之后的40年,如果要用一個關鍵詞概括中國保險業的發展,就是“市場化”,包括了前期的市場培育和對外開放,也包括了后來的人身險定價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商業車險條款費率市場化改革和保險資金運用及監管體制的市場化改革。 盡管市場化改革并非易事,難免磕磕碰碰,起起伏伏,行業也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我們別無選擇,同時,事實勝于雄辯,沒有市場化改革,就沒有中國保險業的今天。  到了今天,中國已有超過200家的保險機構,這僅僅是一級法人機構,而我國的大多數保險分支機構的規模均大大超過國外的中小保險公司,如果以“地市中支”的口徑算,我國的保險機構已經數以萬計。加大供給的初衷是希望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保險需求,同時,通過競爭能夠實現“物美價廉”。但這只是一種可能,要把可能變為現實,則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再者,保險經營的基本原理是大數法則,因此,行業要在深刻領會十九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理解保險“規模效益”的更深層次的含義、邏輯和智慧。  1992開放  1992年,友邦成為第一家在國內經營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1998年,在時隔七十年之后,他們成功地“榮歸故里”,回到了“起家”的上海外灘17號。這一切,標志著中國保險市場的對外開放,并為日后更大范圍的開放奠定了基礎。  跟隨友邦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的,還有“保險營銷員制度”。這一“舶來品”在推動我國保險業,特別是壽險業的發展,無疑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需要重新并深刻反思的東西。最根本的問題是:這個龐大,并為行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甚至是犧牲的群體,與行業究竟是什么關系,是“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一直在探索的“司員制改革”能否成為出路。還有,“營銷傭金制度”與銷售誤導是否有關系,再有,保險的基本邏輯是跨期安排,而“營銷傭金制度”卻是一種“逆跨期安排”。營銷員問題的解決絕非易事,因為,這是一個涉及800萬人切身利益的事。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營銷員是行業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營銷員是行業的根,根長好了,才能枝繁葉茂。  1995保險法  1995年,新中國的第一部《保險法》出臺,為中國保險業日后的發展與改革奠定了法律基礎。 我國的《保險法》是融“業法”與“合同法”為一體,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這種立法技術也面臨諸多挑戰。中國保監會成立之后,在《保險法》的基本框架下,我國的保險法律體系建設進入了一個全面完善、豐富和科學化的階段,尤其是根據時代和行業發展的情況,與時俱進地開展立法工作。  1995年的《保險法》確立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分業經營”,為此,中國人保等保險機構開展了“分家”的工作,因此,也成就了日后的人保財險、國壽股份、中再集團等大型保險企業。同時,耐人尋味的是,人保壽險和國壽財險的異軍突起,不僅讓人感受到品牌的力量,也對這種“分分合合”有了別樣的認識。  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行業,“有法可依”是前提,是基礎,但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更重要。縱觀過往保險業出現的一些問題,往往不是沒有“規矩”,而是有些人不想,還可以不守規矩。法律,無疑是行業發展的基石,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更是。同時,“形式合法”固然重要,但法的最終意義在于維護行業的公平正義,確保持續健康發展。  1996生命表  1996年,我國完成并公布了第一份《生命表》,之前,中國壽險產品定價更多的是參考了日本的《生命表》。之后,我國陸續完成了第二份和第三份《生命表》,為我國的壽險經營奠定了科學基礎。 與此同時,中國的保險精算師也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從1999年中國保監會認證的43人,到現在通過規范和嚴格的資格考試取得資格,中國的精算師隊伍已達到“數以千計”的規模,他們不僅活躍在保險行業,并成為社會保險、風險管理和資產管理的“金領人才”。  從表面看,無論《生命表》,還是精算師,均是圍繞著“算”展開,不管是產品定價,還是準備金管理。但精算的真正價值不僅僅在于“算”,更在于“教”,在于“化”,即基于精算的經營管理教化并改善。它不僅僅是揭示經營結果,更需要解釋、干預并改善過程,因為,結果是“死”的,而過程充滿想象力和創造性。  面向未來,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改變整個社會,保險是不可能“獨善其身”的。在這個改變中,認知科學的發展與進步是重要領域,而“認知”,恰恰是保險,乃至金融存在的重要基礎。圍棋大師李世石敗給了“阿法狗”,讓精算師們多少有點“兔死狐悲”的傷感,但問題的關鍵是李世石只會下圍棋,精算師能做的事情很多,只是不要太迷戀于“曲線”和“模型”,甚至把自己搞得像一個“精致的CPU”。跳出來,你就會發現海闊天高。還有,傳統的《生命表》更多的是基于歷史數據,但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生命表》技術也需要與時俱進。面向未來,我們需要一個基于實時和動態數據庫的《生命表》。更重要課題是,AI將如何改變保險業,需要行業抓緊并深入地思考、研究并行動。  1998保監會  1998年11月18日,中國保監會正式成立,它不僅標志著我國金融的分業和專業監管進入了實質性階段,也意味著我國保險行業管理,在經歷了從人保到人行,從非銀行司到保險司之后,終于成為了一個獨立和專門的行政管理部門,開啟了我國保險業發展與監管的新時代。  從1998年到2018年,是屬于中國保監會的20年,也是中國保險業實現快速發展的20年,保費規模從1250億元發展到36500億元,增長近30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國際地位不言而喻。2018年初,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當選國際保險監督官協會(IAIS)執委會副主席,進一步證明并奠定了中國在國際保險舞臺上的地位和作用。  市場的快速發展,對于監管而言,無疑是“雙刃劍”,一方面行業的發展,奠定了監管的基礎和地位,另一方面行業的發展,也給監管,特別是監管資源、技術與能力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中國保監會系統3000人的隊伍,36個省局(5個分局)的機構,要面對數以萬計的經營主體和數以百萬計的從業人員,的確有點力不從心。這次銀保監合并之后的“最大利好”是監管資源的整合與利用,因為,銀監會系統有24000多人,機構延伸到了縣。  2001WTO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了WTO組織的一員。大多數人也許只知道歷時5年多的談判困難重重,實屬不易,也知道加入WTO對中國的改革開放與加快發展意味著什么,但很少有人知道,保險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和“付出”。因為,在WTO談判伊始,金融,作為西方的“核心訴求”,成為了談判的焦點、重點和難點。但無論是從當時我國金融業的發展情況看,還是從金融在國計民生的重要性看,簡單的全面開放,特別是銀行業的開放,肯定是不符合國家利益。因此,談判的最終結果是保險業率先開放。  對于國家而言,這是一種選擇。但對于保險業而言,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狼來了”不絕于耳。 人們最擔心的是年輕的中國保險業是否具備了“與狼共舞”的能力,尤其是心理準備。 但十幾年過去了,回憶這段歷史,有點“彈指一揮間”的味道,中國保險業不僅沒有被“狼”嚇倒,更沒有被吃掉,反而在改革開放中不斷發展壯大,從容并自信,以至于在2018年初,當國家宣布進一步擴大保險業的開放程度時,中國保險業已是“波瀾不驚”了,因為,此時的中國保險業已在思考“走出去”的話題。  到了今天,從數量上看,外資保險公司已占了“半壁江山”,但從業務發展的情況看,仍是“差強人意”,特別是市場份額,長期“居低不上”。于是,進一步加大開放的壓力始終存在,如開放“交強險”就曾經是西方與中國經貿談判的焦點問題,結果是“交強險”開放了,仍于事無補。而“市場份額”是一種結果,用中國人的話說叫“修行靠個人”,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的發展情況,也許不是一句“水土不服”可以概括的。外資保險公司與中國市場,不僅存在著“時差”,即發展不同階段的差異,還存在著“識差”,即對市場、經營和文化認識的差異。還有,如果從股權結構的視角看,外資參與中國保險市場的程度已經不低了。其實,外資參與中國保險市場,也可以采用股權投資的方式,并不一定要“親力親為”。  2003上市  2003年,中國人保財險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了我國金融業海外上市“第一股”,之后,就有了【、】、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中國太保、中再集團等保險機構在H股和A股市場的上市浪潮。 保險企業成為上市公司,不僅是解決了發展資金問題,更重要的是為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形成了一種倒逼機制。保險企業成為公眾公司,不僅要承擔起維護股東利益的責任,更要理解并承擔起“社會責任”。  上市,只是為完善治理、提升管理提供了一種可能和環境,但上市,并不是自然而然,甚至是必然地提升公司的經營理念和管理品質。國外有許多企業并不是上市公司,但這不妨礙他們成為優秀企業,成為百年老店,反倒是不少上市企業,卻成為了“問題企業”,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上市,才能夠“功德圓滿”。  近年來,我國保險業出現的一些問題,集中體現在公司治理失效,包括個別機構公司治理形同虛設,缺乏對大股東的有效制衡,“一股獨大”,內部人控制,通過關聯交易,侵害小股東利益。還有,就是職業經理人履職不到位,治理不規范,水平不高等。未來,需要進一步強化保險公司的治理機制,特別是強化保險公司的股權和出資管理,同時,強化“三會一層”的相互約束與制衡,以及內控機制的完善。  2006交強險  2006年,我國第一個強制保險——交強險出臺,并于當年7月正式實施。2007年底,號稱中國金融“第一聽”的交強險聽證會在北京舉行。聽 證會之后,中國保監會提高了賠償限額,同時,調低了保費標準。之后,交強險陷入了長期虧損的困境。但行業卻為社會,特別是為和諧交通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目前,交強險每年承保的車輛超過2億輛次,處理的賠案超過3010萬件,支付賠款1160億元。更重要的是,通過交強險的開辦,已累計為國家代收代繳車船稅4000億元,積累提取救助基金160億元。  在我國汽車產業和汽車消費的拉動下,不僅是交強險,機動車輛保險也呈現了快速發展的態勢,包含交強險的機動車輛保險已經占我國財產保險業務的70%以上,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機動車輛保險的“社會形象”一直不佳,成為了行業的“心病”。為此,中國保監會啟動了“商業車險條款費率改革”,目的是希望通過市場化的改革,將定價權交給主體,將選擇權交給市場,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效維護消費者權益。但與所有改革一樣,屬于“知易行難”。目前,改革已經走到了“第三階段”,改革的預期正在逐步實現,改革的挑戰也十分嚴峻,但改革的路,還是要走下去,同時,改革要成功,要順利,行業基于“集體共識”的“克己復禮”至關重要。  2007農業保險  2007年,我國全面啟動“政策性農業保險”業務,開啟了我國農業保險發展的新時代。 自建國以來,農業保險就一直是我國財產保險的重要業務領域。但后來,由于經營管理不善,導致農業保險長期陷入虧損,成為了“壞業務”。大多數保險公司,特別是上市保險公司均摒棄了農業保險業務。  這一輪的農業保險發展是在“一號文件”大背景下展開的,各級財政均予以了保費補貼支持。但即使這樣,一開始,大多數公司仍持觀望態度,只有人保財險、中華聯合和地方性專業農險公司等少數保險公司進入。 經過十年的發展,農業保險不僅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風險保障,更成為了財產保險的第二大業務,且經營效益穩定。近年來,許多保險公司紛紛加入,形成了大發展的局面,并將發展領域從“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展到“商業農業保險”,同時,基于農業保險的創新層出不窮,不僅有無人機和區塊鏈等科技手段的應用,更有指數保險和“指數+期貨”模式的探索。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農業現代化離不開集約化,集約化的實現,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資金投入的前提是有效的風險保障。保險是風險管理的市場制度安排,因此,保險要進一步提高農業保險“保足”和“保全”程度,為農業現代化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農業的現代化也將從根本上改變農業風險暴露水平,并“反哺”農業保險,因此,農業保險需要更多的前瞻和戰略思維。  就“精準扶貧”任務而言,近年來,保險業高度重視,創造性開展工作,探索出了河北“阜平模式”、寧夏“脫貧保”、河南“脫貧路上零風險”等保險扶貧模式,使得“金融扶貧,保險先行”成為了社會,特別是各級政府的廣泛共識。從目前的情況看,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已成定局。但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因為,從現實情況看,我國的脫貧成果仍較脆弱,面臨著因災和因病返貧的問題,保險更應當在解決因災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自身獨特的作用,為鞏固脫貧成果,實現長期小康做出積極的貢獻。  2012償二代  2012年,我國“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制度體系”建設工作全面啟動,它標志著我國保險監管的重要基礎制度進入一個“迭代期”。我國“償一代”是在《保險法》出臺后全面展開的,2003年頒布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及監管指標管理規定》,2008年出臺了《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管理規定》,至此,我國初步建立起一個相對完善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  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償付能力管理再度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并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監管理念、制度與技術。于是,歐盟有了“歐II”,美國有了RBC。此時的中國保險監管面臨“何去何從”的問題,即是在歐盟和美國之間,選擇一個“模板”,還是走一條自己的道路。可以肯定的是,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市場,簡單地照搬照抄西方發達國家的東西肯定不行,而經過十幾年的積累,我們已經具備了構建中國特色的保險償付能力監管體系的能力,于是,“償二代”建設步入實質性階段。  “償二代”最大的亮點在于更加科學地解讀保險經營,特別是風險管理的邏輯和規律,實現了從準備金監管到資本監管,從規模導向到風險導向的蛻變與升華,同時,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技術邏輯和架構,摒棄西方傳統的平面思維模式,采用更加立體的思維模式,構建不同風險之間的多維關聯,確保能夠更加科學和動態地反映經營管理風險,而“SARMRA”成為了最重要的亮點。中國“償二代”,無論是理念、邏輯和技術,還是建設和推廣的速度,均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認同。“C-ROSS”已經成為了中國保險一張亮麗的“國際名片”,2016年我國舉辦了“亞洲償付能力監管與合作研修班”,輸出“中國方案”。  “償二代”的一個本質訴求是實現“內圣外王”,即通過“寓教于管”,引導并推動行業經營理念與能力的提升。“償二代”就像一個復習考試大綱,目的不僅是希望做好“考卷”,考一個“高分”,更要理解為什么“這么考”,理解考題設計的“良苦用心”。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實現“知行合一”,引導行業轉型升級。通過不斷地“復習”和“考試”,發現問題,理解根本,持續改進,形成閉環。通過不斷地教化,不僅解決技術和能力問題,更解決認識和自覺問題,為防范風險奠定基礎,最終成就行業和企業的“王道”。  2013泛鑫事件  2013年,一則“美女高管攜5億元巨款外逃”的消息,讓保險業又一次成為了社會的焦點,之后,隨著政府相關部門的介入,使得遺留問題得到迅速妥善地解決,而陳怡也以“死緩”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了代價。  就行業而言,泛鑫事件也許只是一個個案,但在其背后所折射出來的問題值得行業深刻思考。 從表面看,是泛鑫利用了保險公司的管理漏洞,通過“長險短做”,進行了套利。但從深層次看,是一些保險公司自身缺乏銷售能力,卻盲目追求規模。于是,就不得不依賴外部渠道,而一些不良的渠道,拿住了這些保險公司的“軟肋”,不僅漫天要價,還長期滯留保費,為經營管理埋下巨大隱患。  “渠道費用”居高不下,一直是行業的一塊“心病”,特別是在壽險的銀保、財險的車險和互聯網保險等領域。它不僅直接影響了企業的經營效益,更讓行業陷入一種“被違規”的窘境。究其原因,固然有渠道倚仗“市場勢力”,濫用權力的問題,但渠道之所以能夠“拿住”保險公司,其根本原因還是保險公司自身缺乏能力。此外,就是保險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比著給“點數”,給了渠道以“可乘之機”,也使自己淪為了“囚徒”。  保險業需要思考的一個基本,且重要的問題是“商業模式”。用學術的話講是“核心競爭力”,用通俗的表達叫“靠什么行走江湖”。都說要“以客戶為中心”,那么,首先要回答客戶是誰,客戶在哪里。一直以來,保險行業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有保費,沒客戶”。用今天互聯網經濟的語言表述,就是長期處于“2B”的狀態,沒有真正實現“2C”的迭代。這種“2B”的路越走越窄,不僅是“受制于人”,更導致銷售費用“居高不下”,面臨“難以為繼”的困境。  2014新國十條  2014年,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實現由保險大國向保險強國轉變,同時,將具體工作細化為九方面29條措施。這已經不是國務院第一次出臺類似文件,早在2006年,國務院就出臺了《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被稱為“國十條”,因此,這次出臺的文件則被稱為“新國十條”,以示區別。  “新國十條”的最大意義在于把“發展保險事業”,從行業愿望上升為國家意志,同時,“新國十條”是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發布的大背景下提出,三中全會決定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提出了“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保險是作為實現“兩個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提出的,因此,受到了各級政府的廣泛關注和高度重視。在“新國十條”的推動下,我國保險業迎來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特別是涉及國計民生和社會管理方面的業務,如大病保險、農業保險、責任保險、長期護理保險、巨災保險等均得到了快速發展。  在中國做保險,最重要的一條經驗是融入并服務大局。盡管十九大報告沒有具體地提及商業保險,但如果以“融入并服務大局”的視角看,在“可持續發展”目標下,“保險社會”的輪廓已逐漸清晰,所以,就不難發現發展空間巨大。更重要的是,保險業不應當把這些“空間”狹隘地理解為“商機”,應當在深入學習領會報告精神實質的基礎上,上升為一種“行業責任”,即在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保險行業和企業應當承擔的歷史責任。  2015互聯網保險  2015年,中國保監會頒布了《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成為金融領域第一部關于“互聯網金融”的制度文件,為我國保險模式創新,開展了積極的探索。我國保險電子商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但當時更多的是停留在企業門戶和品牌宣傳的層面,并沒有成為一種有效和規模化的營銷模式。  我國互聯網保險的“【、】”是電話營銷,2007年,“電銷”在我國保險市場出現,并迅速風靡一時,其中,除了有快速便捷和直達客戶等優勢外,15%的渠道優惠政策無疑也扮演了重要推手的作用,之后的“網銷”更是步“電銷”之后塵,異軍突起,成為了實現我國互聯網保險業務井噴式發展的真實故事。但在商車費改之后,制度紅利的消失,導致“電網銷”業務陷入了負增長,這就是一些“外人”對于我國互聯網保險發展的大起大落,怎么看也不明白的個中道理。  2013年,中國保監會批復眾安在線設立,之后,又批準了泰康在線、安心財險和易安財險等三家互聯網保險公司,使得互聯網保險,從一種概念、一種營銷手段,發展到了一種商業模式、一種組織形態。盡管如此,從理論上講,行業還沒有很好地回答互聯網保險的外延和內涵是什么的問題。從實際發展的情況看,“獲客”始終是一道坎,自身能力建設尚待時日,但與互聯網平臺的合作,無論是“引流”,還是“獲客”,費用畸高一直是個難言之隱,挑戰著靜態經營成果,而逆選擇和道德風險,更威脅著動態經營結果。同時,無論是品牌推廣,還是科技能力建設,均面臨巨大成本投入的問題,但總是“燒錢”也不是長久之計。特別是眾安上市后,股價的“跌宕起伏”更給了人們,也包括互聯網保險業,許多“耐人尋味”的思考。因此,互聯網保險公司的發展,仍需要不斷回望出發,正思反思,清晰堅定,理性探索,且行且珍惜。  互聯網保險,無疑是推動保險科技發展的重要動力,但保險科技遠不是互聯網保險能夠概括的。回顧過去,保險業的發展與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科技,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推動,面向未來,科技不僅能夠賦能保險,更可能改變保險,實現“再存在”。因此,保險業需要高度關注互聯網、大數據和區塊鏈等核心技術,同時,保險是人工智能、基因技術、車聯網、物聯網、生物識別、定位技術應用的“典型場景”,保險需要更加前瞻性地布局相關領域的工作,特別是“分布式”和“智能化”兩大概念,進一步加大基于戰略的智力和財力投入,同時,要加大與外部的合作,共同探索基于科技的保險商業模式協同創新。  2016安邦事件  2016年,一場關于“野蠻人”的爭論,將保險業推到了社會輿論的風口浪尖。一開始,大多數保險人是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扶危濟困”的行業,怎么就成“野蠻人”了。但隨著真相逐漸披露,甚至到安邦“出事了”,人們才漸漸看明白,并得出一個基本結論:對保險業而言,這群“野蠻人”,基本上是一群“陌生人”。  近年來,我國保險主體增加了不少,但面臨“良莠不齊”和“魚龍混雜”的問題。有些人心懷叵測或來者不善,他們并不是真正想做保險,只是看上了保險的融資功能,希望通過保險“借腹生子”。講白了,就是利用保險牌照,以各種理財產品的名義圈錢。拿著圈到的錢,再到資本市場上大肆舉牌,興風作浪,惡意收購,巧取豪奪,于是,就成為了“妖精”和“害人精”。  關于保險公司“可不可以舉牌”的問題,曾經引起過不少爭論。持肯定意見的人認為,資金進入保險公司,就屬于保險公司的“自有資金”,如何投資是企業行為,無可厚非。持不同意見的人認為,保險資金具有顯著的“公共性”,特別是壽險公司,屬于對保單持有人的長期負債,安全性是首要因素,不能唯利是圖,更不能鋌而走險。其實,“舉牌”不是一個單純的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立場問題,不是“能不能”,而是“該不該”。保險資金沒有階級,但保險企業有立場。  日前,監管部門出臺了《關于加強非金融企業投資金融機構監管的指導意見》,其核心訴求就是通過對投資者的甄別與分類管理,讓“動機不純者”,讓“陌生人”走開。保險,不是人人都能夠做的,這是一個更需要定力、情懷和信仰的行業。如果讓居心不良者長期混入保險隊伍內部,行業的風險就面臨防不勝防的窘境,行業的形象就容易陷入自毀長城的尷尬,因此,行業需要堅決地清理門戶。  2018銀保監會  2018年2月召開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新一輪國家機構改革的大幕。就金融業的監管而言,“一委一行兩會”架構正式推出,中國保監會面臨“撤并”使命,“【、】(601988,股吧)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正式掛牌,金融監管開啟“新銀保時代”。銀保監會的到位,面臨的首要任務是落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要求,因為,金融風險無疑是“重大風險”的重要內容,因此,“強監管”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的“常態”。  近年來,金融風險已成為影響社會安定和諧的一個十分突出問題。2017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指出,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從詞頻統計上看,會議文件中“風險”被提及了31次,“監管”被提及了28次,風險和監管被放到了比改革和發展更重要的位置。為此,中國金融業需要反思的一個問題是,為什么會從社會風險管理的“主語”淪為了“賓語”,即從“金融管理社會風險”到了“社會高度關注金融風險”,變化的原因值得行業深刻反思。正如陳文輝副主席警示的,保險絕不能由“風險管理者”異化為“風險制造者”。  2017年,中國保監會重申堅持“保險業姓保,保監會姓監”的原則,明確“嚴監管、防風險、補短板、治亂象、服務實體經濟”的工作主基調,同時,全面啟動了行業治理的“4+1”行動。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行業的風險治理情況得到大幅度改善,尤其是“問題企業”被接管,被關注,個別企業“為所欲為”的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市場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保險業的發展正步入全面規范和健康發展的軌道。  這次銀保監的“合并”,不是簡單的“分久必合”,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混業”,而是基于現階段我國金融發展實際,特別是存在矛盾和問題的一種理性選擇,是一種“綜合”和“融合”的概念,不是簡單的合并,也不是形式上的“合署辦公”,而是一種基于“中國智慧”的金融監管體制的全面探索、創新與實踐。  這種監管模式有利于解決“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尷尬,也能夠彌補“誰家的孩子誰抱”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它將開啟我國“新銀保時代”,其最大特點是以金融,特別是居民財富管理服務領域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作為切入點,將居民財富進行“全生命周期”和“代際傳承”的分類與分層管理,同時,根據銀行和保險產品的功能特點,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分工,加強協調,形成合力,讓廣大居民更好地分享社會進步和改革發展的成果,讓人們的生活更安定,更美好。  回望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把握規律,但認清并把握好當下,特別是新時代、新形勢和新挑戰,則是決定未來的前提和關鍵。  站在“三十而立”的歷史節點上,中國保險業更需要的是“想”。有句廣告詞———“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面向未來,中國保險需要更高的站位,更廣闊的心胸,更大的責任與擔當意識,在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同時,成就中國保險的新輝煌。  關于保險的未來,無疑是一個宏大且豐富的話題,它不僅要思考和規劃,更要探索與實踐,但關鍵是要清晰、理解并把握好一些基本認知:  1)中國保險業將進入發展的新時代,如何定義并打造新時代,全在行業的“手里心中”,因此,“集體共識”、“知行合一”和“克己復禮”至關重要;  2)理解并堅守保險的“社會性”,踐行“成人達己”的邏輯與智慧 ;  3)科技,將深刻地變革保險業,并挑戰傳統的存在方式;  4)面向未來,更需要理論進步、文化自信與信仰涵養;  5)人類命運共同體、可持續發展和保險型社會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思想和理論基礎。  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重磅策劃——“壯闊東方潮 改革奮楫時”大型專欄,點擊"閱讀原文"即可查看每期專欄。  戳原文,更有料!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回望歷史,洞見未來——中國保險四十年的思與想-描述】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