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養老險迎春暖花開:恐怖故事

時間:2023-12-10 19:46:59 作者:恐怖故事 熱度:恐怖故事
恐怖故事描述::近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如何讓老百姓“老有所養”成為當務之急。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基本養老保險“一枝獨大”,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替代率水平不足1%,遠不能滿足民眾養老需求。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發展商業養老保險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部署推動商業養老保險發展工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中國養老保障仍以基本養老保險為主,企業年金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規模較小。今后,在一系列政策紅利的支持下,商業養老保險的保費規模或將長期顯著增長。  1  稅延養老險試點提上日程  此次的意見亮點頗多,包括擴展商業養老投資領域、豐富商業養老保險產品供給等等,都令保險行業感到振奮。其中,最大的好消息無疑是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終于有了明確的時間表。  據了解,2009年《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國發[2009]19號文件),首次提出要適時開展個人稅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試點。此后,中央多份文件就稅延養老保險政策試點都有過相同和相近的表述。但多年過去,稅延養老保險的落地時間始終沒有確定。  有險企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和之前推出的稅優健康險相似,都享有政策紅利,可以在一定額度內當期免稅,前者是年金險,后者是健康險。具體來說,參保這一險種,保費部分可免于征稅。“這類產品也是年紀越大,風險保費占比越高,因此,越早配置越好。”  對于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有些“難產”的原因,該人士推測,單個此類產品的稅收減免優惠有限,但從國家層面來看,特別是經過多年累積,稅收減免總額非同小可,但到底如何操作仍是問題,因此,推出時需要考慮得更完備一些。  對此,保監會人身保險監管部主任袁序成表示,稅延養老保險在落地實施方面還有一些難點。首先表現在征稅方式。我國個人所得稅以單位代扣代繳為主,個人直接納稅操作相對復雜。與稅優健康險相比,稅延養老險更為復雜,稅收遞延是當期免稅,領取時還要繳稅,操作流程復雜、業務延續時間長,如何理順和簡化流程是個難點;二是在社會認可度和購買意愿方面。稅延商業養老保險是新事物,同時養老保險資金需長期鎖定,社會公眾對其認可和接受有一個過程,稅優力度也決定了其對百姓的吸引力;三是在產品設計方面。如何設計滿足廣大群眾差異化、個性化的養老保障需求,提升產品銷售和經營的透明度和靈活性等問題,需要深入研究解決。  據了解,近年來,保險業積極開展稅延保險試點的配套準備工作,包括在產品設計、制度制定、信息平臺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前期研究和準備工作。目前,已經有了初步的產品示范條款、稅延保險制度框架,稅延保險信息平臺建設也基本就緒,能夠確保試點政策出臺后在較短時間內落地實施。  2  商業養老險發展或提振經濟  與此同時,《意見》中還提出要推進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安全穩健運營,并從三個方面對商業養老保險的投資范圍進行了拓寬。比如,支持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通過債權投資計劃、股權投資計劃、不動產投資計劃、資產支持計劃、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等形式,參與重大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新型城鎮化建設等重大項目和民生工程建設,服務科技型企業、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活性服務新業態等發展,助力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商業養老保險資金依法有序參與股票、債券、證券投資基金等領域投資,為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長期穩定資金支持;在風險可控前提下,穩步發展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業務,合理配置境外資產,優化配置結構。  對于境外投資業務的拓展,有養老險公司人士表示,此前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都限于境內投資,而這次《意見》則提出審慎開展商業養老保險資金境外投資,這對于商業養老保險的資金配置無疑是利好。值得注意的是,《意見》還提出了境外投資的方向,例如,支持商業養老保險資金通過相關自貿試驗區開展境外市場投資;按照商業可持續原則,有序參與絲路基金、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主導的投資項目,更好服務國家“走出去”戰略。  受一系列政策的提振,7月5日,滬深兩市保險股普遍上漲,其中,新華保險上漲7.27%、中國平安(601318,股吧)上漲5.22%、中國太保上漲4.23%,漲幅均在4%以上。在保險股帶動下,當日,滬綜指和深成指分別上漲0.76%和0.82%,上證50指數漲幅更高達1.47%。  海通證券(600837,股吧)表示,養老保險業的發展將有效促進養老服務金融產業的發展,同時,養老服務金融會逐漸引起銀行、信托等行業的高度關注。老齡產業作為一個橫跨第一、第二、第三產業的綜合產業,決定了其發展對其他產業既有依賴又有滲透,產業發展涵蓋全行業。面對我國所處的老齡社會初期階段現狀,以及老齡產業百億級的市場需求,將促使眾多行業對產業發展機遇展開探索與布局,進一步加快我國經濟轉型步伐。  3  擴大商業養老險產品供給  事實上,對于此次《意見》大幅提升商業養老保險的地位,市場普遍認為這與我國日益嚴峻的養老問題不無關系。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2.3億人,占總人口的16.7%;65歲以上人口達1.5億人,占10.8%。據預測,2050年中國老年撫養比將由目前的2.8∶1達到1.3∶1,養老保障壓力繼續加大。  據悉,目前主要發達國家養老金整體替代率水平約為75%。我國的養老保障體系包括三大支柱:基本養老保險(國家層面)、企業/職業年金(企業層面)、商業養老保險(個人層面),合計替代率水平距發達國家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的替代率水平不足1%,遠遠不能滿足民眾養老需求。  目前,中國設有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儲備基金,資金來源于財政撥款、國有股減持以及彩票公益金等。截止2016年,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收入合計53563億元,比上年增長16.4%,支出合計46888億元,比上年增長20.3%,凈資產不足0.7萬億元。第二支柱方面,雖然企業年金早在2004年就在企業中試水,但截至2016年底覆蓋率仍較低。在此背景下,作為第三支柱的商業養老保險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業內專家指出,目前商業養老保險主要包括年金產品和儲蓄型長期壽險產品。然而,不同壽險公司所提供的商業養老產品種類大致相同,同質化程度高且產品創新不足。此次《意見》明確提出,針對獨生子女家庭、無子女家庭、“空巢”家庭等特殊群體養老保障需求,探索發展涵蓋多種保險產品和服務的綜合養老保障計劃。允許商業養老保險機構依法合規發展具備長期養老功能、符合生命周期管理特點的個人養老保障管理業務。  平安壽險人士告訴記者,養老人群有其特殊性,如就醫、家庭護理、意外醫療等需求比中青年時期有明顯差異。平安一直以來重視創新,聚焦“科技+、產品+”,并已有實際運作經驗。在產品設計上,重點在于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的同時管理好風險,未來會推出老年意外、護理相關產品,填補國內市場空白。“此次下發的是指導意見,我們期望看到相關細則及配套舉措,以便更好規劃整體實施舉措。比如,盡快推進稅延政策的落地,或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對保險機構適當放開投資方向,通過更全面、長期和穩健的資產配置,為客戶帶來更好的養老產品解決方案。”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商業養老險迎春暖花開-恐怖故事】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