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收入保險試點促推農業補貼制度改革:驚悚小說

時間:2023-12-01 01:31:27 作者:驚悚小說 熱度:驚悚小說
驚悚小說描述::2月20日至23日,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袁純清帶領專題調研組赴上海開展農業保險發展情況專題調研,此次調研的目的是對改農業直補為保險間接補貼進行政策儲備,而上海的收入保險試點正是袁純清本次調研的重點。  緣起一份簡報  這次調研緣起一份名為《美國農業保險制度發展歷程及啟示》的簡報。這份出自中國保監會財產險部及上海保監局之手的簡報,得到了國務院相關領導的批示。  “美國農作物收入保險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快速發展,一個重要原因是政府支持推動商業保險取代原有的災害救助補貼……建議相關部門加強研究,逐步將農業直補政策向農業保險等間接補貼政策轉變,逐步確立農業保險在農業風險保障機制中的核心作用。”簡報上如是說。  袁純清在調研中指出,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有一個重要的精神,今后支農工作要逐步由政府支持轉為以農民作為主體、由財政包辦轉向市場手段。事實上,從財政直補向保險間接補貼轉變正是我國支農工作轉型和改革的大方向。  而遞交此份簡報的上海,正是我國農村補貼政策改革的先行先試地區,也成了此次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調研的目的地,調研重點就是上海自2016年開始開展的收入保險試點。  上海樣本  縱觀發達國家農業保險發展歷程,農業保險大致包括成本保險、產量保險、價格保險和收入保險,依次可稱之為農業保險的1.0-4.0版。  收入保險是當農作物產量減少、價格波動導致投保人實際收入低于保障水平時給予賠償的保險險種。農戶收入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政府補貼資金和農業經營性收入,影響收入的風險因素為政策風險、產量風險和市場風險。傳統農險只能保障產量風險,價格保險只能保障市場風險,只有收入保險才能完全覆蓋以上三重風險。  上海保監局局長裴光表示,當前我國農業保險仍是“廣覆蓋、低保障”,糧油等大宗農產品(000061,股吧)仍處于保物化成本階段。收入保險開展對于實現農民增收、提高對農戶的保障程度有重要意義。  2016年,上海市開始重點研究“保險間接補貼與農業直補政策可替代性”的課題,在農業部金融支農創新項目資金的支持下,率先在上海市松江區、浦東新區部分鄉鎮開展糧食作物收入保險試點工作。  開展此次試點的公司是安信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信農險”)。該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助理胡德雄對《中國保險報》記者表示,在一期試點中,安信農險對收入保險設置了五檔保額,供試點地區選擇。其中松江區試點水稻收入保險1.1萬畝,保障標準1860元/畝。浦東新區承保水稻收入保險0.8萬畝,保障標準1581元/畝。小麥收入保險0.2萬畝,保障標準649元/畝。  據了解,收入保險試點的實際價格測算由上海市糧食局通過價格采集并取平均值來確定,時間區間為2016年12月-2017年2月底,如農民實際收入不足保額即進行賠付。  胡德雄介紹,一期試點中,目前松江涉及賠款超過200萬元,浦東待測產結束再確定最終賠款金額。  盡管試點范圍不大,但上海收入保險通過市場化手段放大財政補貼杠桿、保障農民收入的效果已經開始顯現。  調研座談會上,安信農險總經理石踐為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調研組一行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家100畝種糧家庭農場,不考慮直接補貼的因素,相比價格補貼機制,收入保險機制下家庭農場實際獲得的收益增加幅度超過45%。  “收入保險聚焦農產品價格和農業補貼‘兩個天花板\\’問題,探索糧價市場化定價機制和大宗農產品‘價補分離\\’改革,為建立‘價補分離\\’機制、豐富惠農政策手段積累了經驗。”裴光說。  農業補貼政策改革在路上  袁純清在調研中說,增加農民收入和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是我國農業發展中的兩大長期性目標。而這兩個目標之間卻有一定程度的矛盾,要實現雙重目標就必須在農業直補上做文章。  加快農業補貼“黃箱”政策向“綠箱”政策轉變,是國際上支農政策的趨勢,“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亟須加快農業補貼政策制度變革。  不過,從目前來看,想要實現這一轉變仍存在很多問題。  一方面,直接補貼政策是中央層面延續十多年的惠農政策,要將部分直接補貼政策轉化為收入保險的補貼存在較大的障礙。  另一方面,低保障的農業救災救濟政策也削弱了農戶對農業保險的需求。農業稅收取消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缺乏完善的征信制度、報表制度、財務管理制度,不能真實反映經營狀況,影響了收入保險等農業保險產品的供給。  為此,調研中,上海市農委副主任殷歐建議:首先,將農業補貼中的“三補合一”、以獎代補等現有政策予以調整作為配套資金,開展農產品收入保險試點。其次,支持上海等非糧食主產區先行開展糧食收入保險試點。糧食作物主產區一般會有最低收購價等保護政策,對于非主產區,則缺乏保護政策或者保護力度比較弱。同時,非主糧產區農業總體體量小,試錯成本低,市場化定價機制條件較好。最后,在收入保險制度試點建設中給予創新上的支持,允許突破,允許試錯,不斷總結,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都市農業先行先試  上海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最早恢復農業保險業務的地區。經過十多年的發展,上海農業保險已經擺脫了單一的災害損失補償功能,成為政府轉變農業風險管理職能、承擔多項社會責任的重要手段。2016年,上海市農業保險保額達211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65%,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與一般農業大省相比,上海現代都市農業的特點鮮明,包括關注質量效益而非數量規模,重視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和現代都市農業政策支持體系建設等。上海的農業保險和上海現代農業相輔相成,呈現出支持對象向新型農業生產組織傾斜,險種不斷創新發展,基層服務體系尤其是信息化建設積極配套的特點。  自2008年起,上海地區就探索開展蔬菜價格保險,之后幾年又陸續開展了生豬價格保險、雞蛋價格保險,以及此次調研的收入保險。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業保險3.0、4.0的長遠發展,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了“保險+期貨”的創新試點,構建了從保自然風險向保市場風險轉變的農業保險產品創新體系。  同時,為支持新型經營主體——也是我國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的最為關鍵的主體更好發展,上海出臺了兩項差異化支持政策:一是建立針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涉農資金信貸支持體系。項目運行至今,已為農民專業合作社(包括農業企業、家庭農場)提供3415筆貸款,貸款金額共計23.5億元。二是提高部分險種的保險保障金額,為促進農業生產規模化、組織化,對蔬菜一次性投保面積在50畝以上的新型經營主體,給予財政補貼保額上浮10%的獎勵政策。  據悉,目前上海在農業保險上的綠箱補貼占農業補貼總額60%左右。殷歐表示,上海是非糧食主產區,財政實力較強、農業組織化程度較高,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較完備,農民投保意愿較強。上海的先行先試將為全國積累經驗。  對于收入保險實施后保險公司所面臨的風險分散問題,裴光表示,目前,上海依托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自貿區發展兩大國家戰略豐富上海國際保險中心建設內容,支持上海建設成為農業保險再保險交易中心,并逐步發展成為亞太地區農業大災(巨災)風險分散中心。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上海收入保險試點促推農業補貼制度改革-驚悚小說】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