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趨緊壽險風起云涌中小險企超車難持續:超現實主義

時間:2023-12-22 21:45:56 作者:超現實主義 熱度:超現實主義
超現實主義描述::上周三,保監會發布了2016年保險行業的年度成績單。2016年,全行業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3.10萬億元,同比增長27.50%。其中,財產險和人身險業務分別同比增長9.12%和36.51%。賠付支出過萬億元,同比增長21.20%。保險業資產總量超過15萬億元,較年初增長22.31%。在總量增長的背后,是中小險企彎道超車帶來的行業洗牌,然而在監管趨緊的情勢下,行業回歸保障將成為大趨勢。    壽險風起云涌  保監會的報告顯示2016年行業規模增速創2008年以來新高,壽險業務可謂功不可沒,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7442.22億元,同比增長31.72%。其中,普通壽險貢獻突出,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451.65億元,同比增長55.34%,對行業保費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5.77%。另外,健康險業務高速增長,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4042.50億元,同比增長67.71%。  從行業結構上來看,市場集中度有所下降:人身險排名前十的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合計15683.75億元,市場份額為72.3%,同比下降3.55個百分點。市場集中度下降的背后是新秀的崛起,這一點從前十大壽險公司的排名位置變化可以看出:從原保險保費收入看,除了國壽和平安兩大老牌公司穩坐釣魚臺之外,其他企業的排名多少都有所變化。新華、太平和泰康排名皆有所下滑,分別位列第五、第九和第十;排名上升顯著的是安邦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超過千億元,比2015年排名上升5個位次,同樣火速躥升的還有和諧健康,排名第六,原保險保費收入同樣超千億元。另外,雖然沒有擠入前十,但是珠江人壽上升42個位次的速度堪稱坐火箭,上升較快的還有華夏人壽、渤海人壽、恒大人壽、東吳人壽、長生人壽、國聯人壽。  普華永道風險管理咨詢合伙人周瑾認為,2016年部分壽險公司排名上升幅度非常大,這和它們通過萬能險快速做大規模的業務模式有關。但保監會已經出臺了限制中短存續期產品銷售的規定,對于中短存續期產品季度規模保費收入比例高于50%,或季度原保費收入占當季規模保費收入低于30%的公司,將被暫停分支機構批設。對于中小保險公司而言,暫停分支機構設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必然會引導公司去做期繳和保障性產品,這一趨勢在開門紅的數據中已經體現。“各公司的銷售策略如何應對這一監管規則,會決定了它們的銷售規模,因此2017年排名還會有較大變化,部分公司可能會回歸到前幾年的位置。”  監管趨緊將成為這些后起之秀不得不正視的最大風險。日前,保監會“一正三副”領導班子成員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就加強保險監管、服務實體經濟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說明。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在會上對“門口的野蠻人”喊話:“2017年保險監管堅持"嚴"字打頭,決不允許把保險辦成富豪俱樂部,不允許金融大鱷借道藏身保險。”將重點圍繞公司治理、保險產品和資金運用三個關鍵領域,下決心處置潛在風險點。  話音未落,保監會的一紙處罰決定就讓業內驚醒:2月24日下午,保監會發布通告稱,前海人壽主要存在編制提供虛假材料、違規運用保險資金等問題,對時任前海人壽董事長姚振華給予撤銷任職資格并禁入保險業10年的處罰。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保監會就頻頻亮出監管利劍,監管函、罰單接二連三,業內已經嗅到了監管收緊的味道。  在保監會收緊權益投資的背景下,保險業15萬億元資產總量該如何配置?或許出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保險業2016年末的境外投資余額在上季度末總資產中的占比僅為2.33%,距離15%的監管比例上限有較大空間,預計未來保險業資產配置將更加多元化,海外資產配置也將在審慎的基礎上更加積極。”安信證券保險行業分析師趙湘懷認為。    財險平靜背后的隱憂  相對于壽險的風起云涌,財險看上去似乎要平靜很多。2016年財產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8724.50億元,同比增長9.12%,增速保持穩定。其中,車險業務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834.55億元,同比增長10.25%,車險業務依然是財險業務的主要貢獻者。2016年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全面鋪開,從保監會公布的數字來看,商業車險車均保費相較改革前下降8%,商業三責險平均責任限額提升20%,消費者的確受益。  然而,市場化的背后卻隱藏著一絲擔憂:周瑾認為改革有可能會跟初衷有所背離。他解釋道:“車險綜合成本由費用和賠付兩部分組成,車險費改的本意是定價放開,保險公司可以降低費用,提高賠付,并提高自身盈利。但實際執行中可能就走偏了,保險公司可能認為這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為了占領或維持市場,甚至提高渠道傭金去競爭,從而就會導致綜合成本率上升,但監管對綜合成本率有閾值監控,不允許有大的偏離,公司要么降低賠付,要么只有在精算準備金上做文章,通過下調準備金,從而達到降低綜合成本率的目的。這樣一來,保險公司的實際成本還是上升了,保戶的利益又未必改善,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這與改革初衷是相悖的。”  為了擺脫對車險業務的依賴,財險公司也在大力發展非壽險投資業務。所謂非壽險投資型產品,即由財險公司面向個人消費者開發和經營、具有保險保障和投資儲蓄功能的保險產品。按照投資部分收益是否約定,可以分為預定收益型(固定利率或聯動利率)和非預定收益型兩類。非壽險投資型產品的最大優勢在于能夠迅速做大規模,這對于迫切希望能夠彎道超車的中小企業來說具有不小誘惑力。但是這一產品對資本市場依賴程度大,稍有變故,流動性就會面臨很大考驗。“這是一個滾雪球的游戲,一旦啟動便很難停下來,強行驟停帶來的流動性問題可能是致命的。”周瑾認為。  在監管層一再強調“保險姓保,保監會姓監”的背景下,行業勢必會重歸于保障本質,這對于中小保險企業來說,境遇恐怕不容樂觀。它們不僅要與傳統大牌爭奪市場份額,還要防守新進入的后來者。據統計,僅僅2016年就有11家險企開業,22家保險公司批籌,近百家保險中介獲批。“低利率環境和信用風險上升,使得投資收益率下降,部分公司會產生或進一步加大利差損,經營更為困難。這種局面下,新的資本進入保險行業的意愿可能會下降,中小險企增資的難度會增大,償付能力的壓力會加大,因此"償二代"下的資本約束效果可能會顯現出來。”周瑾表示。  新金融記者 盛長琳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監管趨緊壽險風起云涌中小險企超車難持續-超現實主義】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