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全文及翻譯 完整版(周易易經全文翻譯):校對

時間:2023-12-28 17:46:50 作者:校對 熱度:校對
校對描述::鑒心錄【原文】恩不論多寡,當厄的壺漿,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淺深,傷心的杯羹,召亡國之禍。【譯文】恩惠不論多寡,給人度過困厄的一壺漿飯,可以得到獻身之士。怨恨不在淺深,使人傷心的一杯肉羹,可以導致亡國之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和選擇# 心易萬物開悟觀世#易經祁實很簡單# 汲汲于生!《系辭下傳》  天無二日,是天下君子之道,易經如此說。【原文】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也。是故,吉兇生,而悔吝著也。陽卦多陰,陰卦多陽,其故何也?陽卦奇,陰卦耦。其德行何也?陽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陰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譯文】所以《易經》的內容,是描述天下萬物的形象。《易經》的卦象,就是用以模擬萬物形象的。《彖辭》是解釋全卦的意義和結構,所以說,彖辭是代表一個卦的才德。每卦六個爻位的演變,都是仿效天下萬物錯綜復雜的變動而產生的。由于有了事物的變動得失,吉兇就發生了,而細小疵病的悔恨,憂慮困擾的災吝,就由此顯現出來了。陽卦多陰爻,陰卦多陽爻,這是為什么呢?就以奇偶來說,陽卦以奇為主,例如震坎艮三卦為陽卦,都是一陽二陰,所以說,陰爻多于陽爻。陰卦以偶數為主,如巽離兌三卦為陰卦,都是二陽一陰,所以說,陽爻多于陰爻。震、坎、艮雖多陰爻,一奇為主,即為陽卦。巽、離、兌雖多陽爻,一耦為主,即為陰卦。陰陽兩卦,它們的德性,有什么不同呢?陽卦一個國君,兩個臣民,這是合理的,是君子之道:陰卦兩個國君,一個臣民,這是不合理的,是小人之道。【評論】何謂道?一句話,易即是道,一陰一陽謂之道。或許有人說“道不是自然規律嗎?”對的,道是天地自然運行的規律。或者說“道是自然而然”,都是對的。但何謂“自然規律”呢?古圣王又進一步總結道,自然規律不就是一陰一陽的變化規律嗎?豈有別二乎?中華文化智慧已經把大自然剖析到最最細微處,再不能拆分了。所以啊,大自然的萬事萬物包括人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由于變動就產生了吉兇悔吝。也就是說,人的一生總是伴隨著吉兇悔吝的變化,這對于任何人都一樣,不會變。  竊以為,伏羲創造的先天八卦,震巽離坤兌坤坎艮等八個卦,是由四個陽卦與四個陰卦組成的,震乾坎艮是陽卦,巽離兌坤是陰卦。陰與陽總是數目對稱,陽卦是一陽爻二陰爻,陰卦是一陰爻二陽爻。你看,每個卦有三個爻,很容易就分出陽卦與陰卦,對吧?陽為君子,陰為小人;所以君子光明磊落,小人陰暗幽深;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竊以為,文王后天八卦,是在先天八卦的基礎上的再創造,從八個卦發展到六十四個卦,二個三爻八卦重疊在一起就形成了六十四卦。所以今人讀到的《易經》六十四卦,每個卦都是陽卦與陰卦的組合,當上下(下上)卦都是陽卦時,或都是陰卦時,實際上又回到伏羲的先天八個卦上來了。除了八個基本卦以外,其他五十六個卦都是“陰陽合卦”,或上陽下陰,或上陰下陽。這說明了什么?天地自然萬事萬物,純凈的東西是少數,大都是陰陽互參,或陽多陰少,或陰多陽少,從原本純之又純變化為陰陽不平衡,陰陽變化發生而產生不平衡,所以吉兇悔吝就出現了。  竊以為,總的趨勢是陰陽平衡,但陰陽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所以變化之道神鬼莫測,只有易才能知道。因此上,我們才說這個世界上有“變”與“不變”之道,一分為二,互相對立,互相統一,此乃辯證法(西方哲學)。也就是說,我們看到變化,也要同時看到不變化。比如說既要看到困難,也要看到希望;既要看到不好的一面,也要看到好的一面。說到這里,為什么舜帝禪位給大禹時所說的那句話,大家就應該明白幾分。舜帝說:“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句話后人翻譯的五花八門,人們其實大都也沒有真正的理解。鄙弱弱地理解一下:修養一顆道心很難,看清人心更難,怎么辦呢?唯有中庸之道才能辦得到,只要執其中而叩其兩端即可。或許有人還是不理解,這樣說吧,中庸之道乃守中是也,守中即是守正。中庸之道絕不是有些人理解的無原則的“滑頭”、“圓圓蛋”,而是一種道德修養的至高境界。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孔子說:“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了吧!可是人民已經長時間不能做到了。”鄙以為,孔子所說的“中庸之道”是遠古時期堯舜治理天下之道,是天下大同之道,而不是小康之道。天下大同猶如共產主義,到那時,就不需要道德教化了,是人類最美好的社會,天下無為而治,也許就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地球村”吧。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第五計 趁火打劫原文:敵之大害,就勢取利,剛決柔也。譯文:敵人的處境艱難,我方正好乘此有利時機出兵,堅決果斷的打擊敵人,以取得勝利。這是從《周易》夫卦彖辭“剛決柔也”一語中悟出的道理。戰例(1)皇太極入關努爾哈赤、皇太極一直想入主中原,但一直也未能如愿。順帝即位時只有七歲,攝政王多爾袞大權在握,也一直對中原虎視眈眈。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崇禎皇帝屢換宰相,猜疑成性,賢臣良將難以立足,崩潰大勢一觸即發。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軍一舉攻占京城,但很快就腐化墮落,吳三桂的愛妾也被起義軍將領擄走,吳三桂投靠了清兵。多爾袞見李自成立足未穩,中原戰火紛飛,聯合吳三桂進入山海關,幾天打到京城,登上了金鑾寶殿。(2)曹操趁內亂掃除袁氏兄弟袁紹在官渡慘敗之后,憂懼而死。但袁紹部實力仍然強大,兒子女婿握有重兵,令曹操不可小覷。曹操準備用各個擊破的辦法,消滅袁紹殘余勢力。公元203年,曹操首先進攻占據黎陽的長子袁譚,袁譚抵擋不過,向已經繼承了父位的袁尚求援,二人退守鄴城時,城堅難攻,相持數日,毫無結果,曹操只得放棄。這時,袁譚袁尚見無外憂而起內訌。爭奪繼承權,大打出手,袁譚大敗投敵曹操,曹操借機消滅了袁譚勢力,繼而消滅了袁尚,袁熙,占領河北四州。曹操利用了袁氏兄弟的內訌,乘危取利,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應約寫作一本大眾哲學讀本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彭富春引言 天人合一或天人共生第一篇《周易》天人合一第二篇《論語》敬畏天命第三篇《孟子》萬物備我第四篇《老子》道法自然第五篇《莊子》逍遙游道原文注釋譯文解析第二篇《論語》敬畏天命1、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為政2.4 )2、注釋1)“有”通“又”。2) 立是站立。孔子認為立于禮,也就是通過立的學習,而知道并遵守社會的游戲規則。3)耳順是耳朵順從各種言語,亦即能聽聞并且應答。3、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志于學習,三十歲時建立自身,四十歲時不再迷惑,五十歲時知曉天命,六十歲時耳順而聽聞各種言語,七十歲時從心所欲但不逾規矩。”4、解析 一、十五志于學。志向是一個人一生的目標。當人對于自己的人生開始覺醒的時候,人就開始籌劃這一生的目標。所謂志于學并非志于關于一般知識的學習,而是志于關于道的學習。學就是學道。唯有道才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目標。 二、三十而立。立是站立。人站立于世界之中。但人何以站立?這憑借于禮。禮是人道,是人在世界之中的游戲規則。人知道并遵守游戲規則,就能立于世界之中。 三、四十不惑。不惑是不迷惑于人生與世界的假相,從而認識了真理。人知道自己是誰,也知道世界是什么。 四、五十知天命。天命是天道。它是天的命令,是人的命運。天命設定了人的存在的邊界,也就是人生死的道路。因為知道了天命,所以人就可以安身立命,把握自己的命運。 五、六十耳順。人耳順而聽聞各種言語,這表明人與世界是溝通的。人不僅能聽聞人的聲音,并且能回答人的聲音。此外更重要的是,人不僅能聽懂天的命令,而且能聽從天的命令。六、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心無貪欲,而懷大道,故能從心所欲;既合天道,也合人道,故能不逾矩。人從心所欲但不逾規矩,這意味著心意和規矩的合一。不僅人的心意不逾規矩,而且規矩也不限人的心意。因為心意是人的意志,規矩是天道和人道的規矩,所以心意和規矩兩者合一就是天人合一。這是一種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這是孔子對于自己人生歷程六個關鍵步驟的總結。第四篇《老子》道法自然1、原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第八十一章)2、注釋1)信言是誠信的語言,美言是華美的語言。2)善者是善良的人,辯者是爭辯的人。3)知者是智慧的人,博者是博學的人。3、譯文誠信的言語不華美,華美的言語不誠信。善良的人不爭辯,爭辯的人不善良。智慧的人不博學,博學的人不智慧。圣人不自私積物,他越是幫助他人,自己越是富有;他越是給與他人,自己越是增多。天之道是利生而不害生,圣人之道是作為而不強爭。4、解析一、信與美。信是誠信。信言既是人對于事情本性如實表達的言說,也是人能信守并實現的言說。美是華美,夸飾。美言既不是對于事情本性如實表達的言說,也不是人能信守并實現的言說。因此,誠信的言語不華美,華美的言語不誠信。二、善與辯。善既是一種合于道的行為:善巧,也是一種合于道的德性:善良。辯是爭辯,是反對道而利于己的爭辯,是妄為。因此善良的人不爭辯,爭辯的人不善良。三、知與博。知是知道,是智慧。它知道天地人的大道,而大道是一,是自然無為。博是博學,是多知。它是關于萬事萬物的知識。而知識是多,是新知舊識。因此,智慧的人不博學,博學的人不智慧。四、圣人與人。圣人越是無己,越是有己。他越是幫助他人,自己越是富有;他越是給與他人,自己越是增多。這在于,圣人與他人共生共榮。圣人給予他人,他人也會給予圣人。五、天之道與圣人之道。它們不同于世俗的人之道,都是道自身的顯現。天之道是自然之道,自身給予自身,生成萬物,不傷害萬物。天愛萬物,因此天之道是愛之道。圣人之道沿道而行,順天而為,不與人爭奪。圣人愛眾人,因此圣人之道也是愛之道。我譯《易經》小畜卦—2爻辭【原文】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象》曰:復自道,其義吉也。【我譯】初九,實力不足,原路返回,能有什么災難?吉祥。《象傳》說:實力不足,原路返回,理所當然是吉祥的。【原文】九二,牽復,吉。《象》曰:牽復在中,亦不自失也。【我譯】九二,因與初九牽連而回復正道,吉祥。《象傳》說:牽連而回復正道,位置居中,亦不失自己的剛正之德。【原文】九三,輿說(tuō)輻,夫妻反目。《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我譯】九三,大車脫落輻條,夫妻翻臉。《象傳》說:夫妻翻臉失和,不能搞好家庭關系。【原文】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我譯】四,有誠信,消除流血沖突,不再警戒恐懼,沒有災難。《象傳》說:有誠信而不再警戒恐懼,是因為與居上位者情投意合。【原文】九五,有孚攣(luán)如,富以其鄰。《象》曰:有孚攣如,不獨富也。【我譯】九五,誠信待人,緊密合作,要與身邊周圍的人共同富裕。《象傳》說:誠信待人,緊密合作,是因為不想獨自富裕。【原文】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兇。《象》曰:既雨既處,德積載也。君子征兇,有所疑也。【我譯】上九,密云已經下雨了,已經可以安居了,崇尚道德功德圓滿。婦人守正以防危險。月亮快要圓滿了,君子出征會有兇禍。《象傳》說:已經下雨了,已經可以安居,是因為功德圓滿了。君子出征會有兇禍,是因為有所疑慮。我譯《易經》未濟卦—2爻辭【原文】初六,濡其尾,吝。《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極也。【我譯】初六,弄濕了尾巴,有困難。《象傳》說:弄濕了尾巴,也就不知道終點了。【原文】九二,曳其輪,貞吉。《象》曰:九二貞吉,中以行正也。【我譯】九二,拽住車輪,守正吉祥。《象傳》說:九二守正吉祥,是因為居中而行正道。【原文】六三,未濟,征兇。利涉大川。《象》曰:未濟征兇,位不當也。【我譯】六三,尚未渡過河,前進有兇險。適宜渡過大河。《象傳》說:尚未渡過河而前進有兇險,是因為位置不恰當。【原文】九四,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賞于大國。《象》曰:貞吉悔亡,志行也。【我譯】九四,守正吉祥,懊悔消失,振作起來征伐鬼方。三年后獲得勝利,受到大國封賞。《象傳》說:守正吉祥而懊悔消失,是因為如愿以償。【原文】六五,貞吉,無悔。君子之光,有孚,吉。《象》曰:君子之光,其暉吉也。【我譯】六五,守正吉祥,沒有懊悔。君子德慧的光輝,有誠信,吉祥。《象傳》說:君子德慧的光輝,是說光輝照耀帶來吉祥。【原文】上九,有孚于飲酒,無咎。濡其首,有孚失是。《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我譯】上九,有誠信而飲酒,沒有災難。但弄濕了頭,有誠信也無法避免災難。《象傳》說:飲酒而弄濕了頭,也是因為不知節制。《增廣賢文》100句原文及釋義,醍醐灌頂!我譯《易經》兌卦—2爻辭【原文】初九,和兌,吉。《象》曰:和兌之吉,行未疑也。【我譯】初九,和諧喜悅,吉祥。《象傳》說:和諧喜悅之所以吉祥,是因為行動沒有疑慮。【原文】九二,孚兌,吉,悔亡。《象》曰:孚兌之吉,信志也。【我譯】九二,心悅誠服,吉祥,懊悔消失。《象傳》說:心悅誠服之所以吉祥,是因為真心實意。【原文】六三,來兌,兇。《象》曰:來兌之兇,位不當也。【我譯】六三,來尋求歡樂,兇。《象傳》說:來尋求歡樂,兇,是因為位置不恰當。【原文】九四,商兌未寧,介疾有喜。《象》曰:九四之喜,有慶也。【我譯】九四。在愉悅中商量,但還不能安定,治愈了疾病,就會有喜事。《象傳》說:九四之所以有喜事,是因為有喜慶。【原文】九五,孚于剝,有厲。《象》曰:孚于剝,位正當也。【我譯】九五,信賴消剝陽剛的小人,有危險。《象傳》說:信賴消剝陽剛的小人,而他所處的尊貴之位卻是正當的。【原文】上六,引兌。《象》曰:上六引兌,未光也。【我譯】上六,引誘他人尋歡作樂。《象傳》說:上六引誘他人尋歡作樂,并非光明正大。易經原文(坤部)(一)經過重新整理后,只要弄清楚隱于背后的歷史,《易經》的經文,越讀越有趣。膾炙人口,如飲瓊漿。1、履霜,堅冰至。姤 女壯,勿用取女。系于金柅,貞吉;有攸往,見兇。羸豬孚踟躕。包有魚,無咎。不利賓,臀無膚。其行次且,厲,無大咎。包無魚,起兇。以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姤其角,吝,無咎。萃 亨。王假有廟,利見大人。 亨,利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有孚不終,乃亂乃萃。若號,一握為笑。勿恤,往無咎。引,吉,無咎。孚乃利用禴。萃如嗟如。無攸利、往無咎、小吝、大吉、無咎。萃有位,無咎。匪孚,元永貞,悔亡。赍咨涕洟,無咎。升 元亨。用見大人,無恤南征。吉。允升,大吉。孚乃利用禴。無咎。升虛邑,王用亨于岐山。吉,無咎。貞吉升階。冥升,利于不息之貞。屯 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磐桓,利居貞。利建侯,迍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即鹿無虞,惟入其林。君子幾不如舍,往吝。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乘馬班如,泣血漣如。困 亨。貞大人,吉,無咎。有言不信。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歲不覿。困于酒食,朱紱方來。利用享祀,征兇無咎。困于石,據于蒺藜。入其宮,不見其妻,兇。來徐徐。困于金車,吝,有終。鼻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脫。利于祭祀,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2、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無妄 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無妄往,吉。不耕獲,不菑畬,則利有攸往。無妄之災,或系于牛,行人得之。邑人之災,可貞無咎。無妄之疾,勿藥有喜。無妄行,有眚,無攸利。大畜 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有厲利已。輿脫輹,良馬逐,利艱貞。日閑輿衛,利有攸往。童牛子牯,元吉。豮豬之牙,吉。何天之衢,亨。需 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需于郊,利用恒。無咎。需于沙,小有言。終吉。需于泥,致寇至。需于血,出自穴。需于酒食,貞吉。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履 履虎尾,不咥人。亨。素履往,無咎。履道坦坦,幽人貞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于大君,履虎尾,愬愬,終吉。夬履,貞厲。視履考祥,其旋元吉。大有 元亨。無交害,匪孚。艱則無咎。大車以載,有攸往。無咎。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匪其彭,無咎。厥孚,交如威如 ,吉。自天佑之,吉,無不利。3、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比 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后夫兇。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有它來,吉。比之自內 ,貞吉。比之匪人,外比之,貞吉。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比之無首,兇。咸 亨,利貞。取女,吉。咸其拇,咸其腓,兇。居貞。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貞吉悔亡、憧憧往來、朋從爾思。咸其脢,無悔。咸其輔、頰、舌。訟 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無眚。食舊德,貞厲終兇。或從王事,無成。不可訟,復即命渝。安,貞吉。訟,元吉。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小畜 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復自道,何其咎?吉!牽復,吉。輿脫輻,夫妻反目。有孚,血去惕出,無咎。有孚攣如,富以其鄰。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兇。復 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復其道,七日來復,利有攸往。不遠復,無祇悔,元吉。休復,吉。頻復,厲,無咎。中行獨復,敦復無悔。迷復,兇,有災眚。用行師,終有大敗。以其國,君兇,至于十年不克征。#今天讀書了嗎#《易經》廣泛記載了我國上古時代的經濟狀況、社會生活狀況,主要包括農業生產、畜牧養殖、生老病死、訴訟征伐、婚喪嫁娶、祭祀、經商、天文歷法等諸多內容。因此,它不但是一本哲理書,也是一部反映上古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具有較高的史學研究價值。《易經的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對《易經》原文進行逐一講解,無驚世駭俗之論,無虛遠玄妙之談,沒有天方夜譚的奇聞,沒有照本宣科的套話,作者力求古今通鑒,史論結合,舉一反三,啟人遐思,借古圣智慧,益今人心力,值得一讀。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易經全文及翻譯 完整版(周易易經全文翻譯)-校對】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