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公司有哪些優勢和劣勢:文字

時間:2023-12-20 04:46:21 作者:文字 熱度:文字
文字描述::小眾保險公司的另類生存模式。   “不打廣告、不網絡銷售、不風險外溢、不給金融市場添亂”,作為保險業態的一種,專業自營保險公司(自保公司)盡管在國內默默存在了近20年,但鑒于其特殊的保險形式,極少為外人所知。   所謂自保,是指由非保險公司設立的,主要對母公司或者關聯公司的風險進行承包或再保險的保險機構,與商業保險、相互保險一道,并稱為成熟保險市場的“三劍客”。   在我國,近20年的時間里也僅成立了8家自保公司,4家在內地,4家在香港,股東方均為石油、電力、鐵路、海運等具有特殊風險模型的大型央企、國企。   自保公司從形式上來說屬于財產險,與商業財產險公司存在競爭關系,比如,同一款保險產品,自保公司由于更加熟悉母公司的風險情況,所以報價往往更低,但與商業財產險不同的是,自保只對內,不對外,走不出母公司的范圍,利潤自留的同時,風險也留在了母公司的內部。   所以,無論是設立條件,還是運作條款,監管對于自保公司都相當嚴苛。   “短期來看,自保公司可能會分攤原屬于商業保險的一點份額,但從長期來看,自保公司無論從自身發展角度還是從母公司角度,都有強烈地發揮自身風險管理平臺的意愿;有做好產品研發和服務的意愿;有提升自身價值的意愿;也有做強、做大保險市場的意愿。”廣東粵電財產保險自保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韋華認為,自保和商業保險不是競爭,而是合作關系,未來中國的自保公司會越來越多。   自家的風險管理工具   商業財產險公司在對企業的某一種風險進行承包的時候,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由于信息不對稱導致對風險發生率難以評估,高估風險就會帶來保費上的競爭弱勢,低估風險將會帶來虧損。   而這顯然是自保公司的最大優勢所在,由于自保公司和承保的項目同屬一個集團管理,目標利益一致,通過自保公司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原有保險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與此同時,自保公司通過加強防災防損和量化風險服務,使保險從事后賠付過渡到事前預防,以實現集團和項目安全保障的最終目的。   另外,通過自保平臺,可以使企業直接對接再保市場,第一時間通過自保獲得再保真實報價,有效控制整體保險成本,掌握保險安排的主動性,確保項目公司獲得最大的利益,并且可以優先選擇國際評級高、安全性強的再保人,最大程度上保障賠款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及時性。   所以,自保公司不僅僅是一家保險公司,更是母公司的風險管理工具。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球共有6600多家自保公司,在世界500強中,70%的企業有自保公司,如果剔除掉中資公司,那么,這一比例將上升到90%。   在我國,自保公司的職能最初是以自保基金的形式存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陸續成立了中石油自保基金、中石化社保基金、鐵路保價基金和交通運輸行業的車輛安全統籌基金等,企業每年按照財產價值的一定比例提取自保基金。   “雖然自保基金起到了自我留存風險資金的作用,但也存在天生的缺陷,比如只能風險自理;同時,很難利用公司治理等現代工具來管理自己的風險;另外,稅收方面缺乏政策支持;跟國際也不接軌,只是中國特有的形式。”劉韋華說。   鑒于自保基金的局限性,自保公司的形式被引入到中國,2000年8月,中國海外石油總公司設立的中海油石油保險公司在香港注冊成立,成為我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專業自保公司。   在內地,第一家自保公司是成立于2013年底的中石油專屬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專屬”),2015年中國鐵路財產保險自保有限公司成立(下稱“中鐵路自保”),2017年,中遠海運財產保險自保有限公司(下稱“中遠海運自保”)和廣東粵電財產保險自保有限公司(下稱“粵電自保”)也相繼成立。   在香港設立的自保公司除了中海油石油保險公司,還包括2014年成立的中廣核保險有限公司以及2013年設立的中石化保險有限公司等,今年3月,上海電氣(601727,股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網披露稱,旗下上海電氣保險有限公司獲得香港保險監管局批準,正式拿到保險牌照,這是我國第8家專業自保公司。   優勢明顯、劣勢也明顯   但相對于商業保險來說,自保公司的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存在感上,都是微乎其微的。   在內地4家自保公司中,規模較大的是中石油專屬,其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6.17億元,凈資產63.34億元,凈利潤1.6億元。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36%。   中鐵路自保在2019年上半年實現保費收入3.77億元,凈資產25.59億元,凈利潤1.04億元。   中遠海運自保上半年保費收入3730萬元,凈資產22.15億元,凈利潤2935萬元。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96%。   最為年輕的粵電自保上半年保費收入3159.46萬元,凈資產僅為5.28億元,凈利潤1387.51萬元。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 1653.80%。   4家自保公司的保費收入在今年上半年6706億元財產險保費收入中,占比僅0.15%。   但自保公司也顯示出了與商業保險不同的盈利周期,比如,粵電自保在成立第二年實現了盈利,而前面3家則在成立當年就實現了盈利,且一直保持盈利。   盡管與商業保險公司相比,自保公司雖然存在天生的優勢,但也存在天生的劣勢。   “最大的劣勢就是自保公司存在風險分擔不徹底、資金壓力比較大、風險控制水平和再保險的合理安排的問題,自保公司把保費自留的同時,也把風險自留了,所以這就要求自保公司的承保策略要非常謹慎,再保的策略也要提前做好安排。”劉韋華說。   “同時,自保公司的準入門檻高,應用范圍也窄。”劉韋華說。   目前涉及自保公司的主要監管文件有兩份:《關于自保公司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2013〕95號)和《關于進一步完善自保公司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保監發[2015]23號),根據銀保監的要求,自保公司的母公司資產總額不低于1000億元,自保公司執行的是保險公司最低2億元資本金的規定,對母公司的保險管理能力和既有保費規模都有一定的要求,并強調母公司應當恪守對自保公司承擔全部風險責任的承諾。   “另外,就是專業能力不足,自保公司的保險管理經驗還有待加強,專業人員對風險的認識和管理能力也十分有限,短時間內無法與專職經營風險的商業保險公司相比。”劉韋華說,產業集團做金融還是需要積累經驗,而且自保公司比較少,8家自保公司根據母公司的業務劃分,關注的領域都不一樣,所以互相能夠借鑒的經驗比較少,很多需要自己摸索。   因此,這就需要自保公司在聚焦自身發展的同時,充分與商業保險公司合作。   中遠海運自保總經理鄭曉哲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自保公司也是保險,不是保險業發展的攔路虎,自保公司一方面通過與保險市場合作再保險的途徑來分散企業風險,另一方面也在采購有服務網點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公司的落地服務,或者共同承保保險業務,甚至可以共同開發保險產品。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自保公司有哪些優勢和劣勢-文字】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