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洪:深入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升級保險商業模式滿足市場需求:文字表達

時間:2023-12-15 14:46:59 作者:文字表達 熱度:文字表達
文字表達描述::新浪財經訊 6月20日消息,“2017陸家嘴論壇”于6月20日-21日在上海舉行,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黃洪發表主題演講。  以下為發言實錄:  尊敬的韓正書記、周小川行長、應勇市長,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女士們、朋友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很高興參加參加2017年陸家嘴論壇,在此我謹代表中國保監會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保險業改革發展的上海市委、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在中國經濟之于全球經濟,中國金融之于全球金融,舉足輕重的今天,本屆論壇以“全球視野下的金融改革與穩健發展”為主題,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借此機會,我從三個層面,就保險業的改革與穩健發展談幾點看法。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保險作為現代金融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制度,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有特別的意義。保險對過程改革發展具有獨特的作用。第一,中國的全球戰略,需要強大的保險業。加入WTO以來,中國成為全球化的貢獻者和受益者。2016年,中國GDP達到了74萬億元人民幣,全球貨幣貿易總額達31萬億美元,分別是2000年的8.3倍和2.4倍。與銀行、證券相比,保險起源于國際貿易,有覆蓋全球的再保險體系,災害風險可在全球范圍內分散,其全球化特征更加突出,無論是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參與全球貿易還是配置全球資源,都離不開強大的保險保障。  第二,中國的穩健發展,需要強大的保險業。從穩定經濟看保險能夠把災害損失在時間和空間上分散,使經濟更加安全穩健。黨的十八大以來保險賠付達到3.3萬億元,增長32%。現在保險占災害賠付比例已提升到10%左右,但與全球平均超過30%以上的水平還有很大的差距。從社會保障看,保險可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第二、第三支柱,讓老百姓分好和吃好蛋糕。保險業承辦大病保險保障,覆蓋人群已超過10億人,累計積累養老和醫療資金7.7萬億元。但是商業保險替代率,健康保險賠付醫療總費用中占比不到2%。從國家治理看,保險以市場方式配置資源和管理風險,可以優化以行政手段為主的傳統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率,改進公共服務。  第三,中國的金融改革需要強大的保險業。2016年我國金融業增加值占GDP約為8.3%,但大而不強。從資產 結構看金融體系存在結構性失衡,約90%的金融資產集中在銀行,保險成為短板,僅占6%左右。從發展水平看,我國保費占GDP比重為4.2%,人均保費為336美元,低于發達國家平均8%3400美元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平均約6.2%、人均621美元的水平。從競爭能力看,全球500強中有118家金融機構,其中銀行54家,保險公司56家。而我國上榜的銀行有10家,保險公司僅為5家。深化金融改革,促進金融穩健發展都需要保險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女士們、先生們,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保險業服務業近40年,所經之路就是一部解放思想、不斷改革、謀求發展,破解難題的歷史。這就是第二個層面,改革是保險按照穩健發展的關鍵一招。  其一,中國保險業的誕生源起于國家的改革。從歷史起源看,從1805年外資在廣州首設保險公司后,正是19世紀60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孵化了民族保險業。中國第一家民族保險公司于1865年在上海成立,從制度設計看,正是由于國家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風險由國家大包大攬,轉向全社會分擔,保險才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壤。可以說沒有十一屆三中全會就沒有國內保險業務的復業,保險就是國家改革的產物。從發展基礎看,正是由于國家的改革全社會生產生活極大豐富,如2016年中國GDP是1978年的204倍,對保險產生了全面關注的興趣。  其二,中國保險業的成長和發展則是得益于自身的改革。從發展動力看,保險業通過不斷改革,增強了內生動力,保費從1980年的4.5億元,攀升到2016年的3.1萬億元,增長了6730倍。保費規模躍居全球第二。今年1—5月保險業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保費超過了2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6%,仍然是國民經濟行業中發展最快的行業。整個保險業現金流十分充足,償付能力十分穩健,整體性風險有效可控。從發展周期看,中國保險業復業后經歷了五輪大的周期,改革都是主要的推動力,第一輪是1980年—1989年前后,主要是改革金融體制,實行政企分開。第二輪是1990—1996年前后,主要是改革市場體系,打破獨立壟斷和引入營銷體制。第三輪是1997年—2004年前后,主要是改革經營模式,實行產壽險分業經營和開發壽險新型產品。第四輪是2005年—2010年前后,主要是改革銷售體制。第五輪是2013年以來主要是改革價格體制,實施人身保險產品,費率定價機制的改革。  其三,中國保險業的問題解決和風險防控有賴于繼續推進改革。保險業的發展歷程就是不斷解決問題,化解風險的過程。過去40年保險業的每一個階段都遇到了挑戰,但都是前進中的問題,都是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來解決。當前保險業也存在不少突出的問題。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我認為恰恰是改革沒有到位所造成的。比如資本不實的問題,導致償付能力失真,就以市場準入退出和資本穿透監管不到位有關,違法違規運用資金的問題就以管住后端的改革沒有跟上有關。保險產品的問題就以發展理念的改革,深化沒有跟上有關。要真正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靠進一步深化保險業的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啃硬,涉險灘,沒有改革就沒有保險業的昨天和今天。保險業站在新的起點,只有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實現穩健發展和建設美好的明天。這就是第三個層面,打好保險業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  第一,改革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開發保險產品提供保險服務,都要以人民群眾滿不滿意為唯一標準。保險好不好最重要靠市場來檢驗,根本是要看老百姓的口碑。  第二,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路徑,這是保險業的立業之本。要大力發展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健康、養老等保險業務,要發揮保險分散風險和長期資金的優勢,助力投資消費和出口,壯大實體經濟,只有堅持正確的發展理念,保險業才會行進在正確的道路上。  第三,改革發展方式,促進穩健經營。只有遵循把握保險業的基本規律,發展才能行穩致遠。一是商業性的業務要注重資產負債匹配。商業保險業務市場化程度高,特別是人身保險,涉及到生老病死養,周期性長,風險具有滯后性,不能急功近利,只有向冷水泡茶慢慢濃那樣,才能做到持續經營,打造百年老店。二是政策性業務要注重平衡、保本微利。農業保險、大病保險的核心是要堅持收支平衡保本微利的原則。否則經營就不可能持續,不可能長久。要么政府和老百姓不樂意,要么保險公司受不了。  改革管理機制,增強競爭能力。從構成保險產品的兩部分成本來看,我國的風險成本與歐美差不多,但因機構多,管理鏈條長,決策效率低等因素,造成了保險公司營運成本明顯偏高,導致了產品價格高,競爭力不強。如2016年,我國保險服務貿易逆差達到了88億美元。一是要通過管理創新,降低營運成本,探索扁平化管理、專業化經營,擠壓成本,向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保險產品。二是運用科技手段,創新商業模式。我國2016年研發投入超過1.5萬億,居全球第二,正在推進金融科技蓬勃發展。要深入運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升級保險商業模式,滿足保險市場需求。  我們還要改革保險監管,有效防控風險。一是價格監管改革,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要更大發揮市場在產品定價中的作用,引導資源配置。二是資本監管改革,通過穿透透明監管、嚴查虛假注資和增資,確保保險公司量力經營。三是稽查體制改革,統籌全系統力量向稽查系統,提升發現問題和風險的能力。四是風險處置改革,把防控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改革風險監測、預警和化解機制。五是隊伍建設改革,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解決恐慌問題。  女士們、先生們,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人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升,將為保險業的改革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上海經濟社會金融的建設,繼續推進保險業在金融穩健發展、維護金融安全、服務經濟社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最后預祝論壇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站長聲明:以上關於【黃洪:深入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升級保險商業模式滿足市場需求-文字表達】的內容是由各互聯網用戶貢獻並自行上傳的,我們新聞網站並不擁有所有權的故也不會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您發現具有涉嫌版權及其它版權的內容,歡迎發送至:1@qq.com 進行相關的舉報,本站人員會在2~3個工作日內親自聯繫您,一經查實我們將立刻刪除相關的涉嫌侵權內容。